胜日款禅宫,苍苔印屐踪。
云间闻梵语,烟外听斋钟。
树列千年桧,林深百尺松。
明珠光错落,幽壑舞骊龙。
胜日款禅宫,苍苔印屐踪。
云间闻梵语,烟外听斋钟。
树列千年桧,林深百尺松。
明珠光错落,幽壑舞骊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广教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胜日款禅宫”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一个美好的日子,探访了禅宗的殿堂。接着,“苍苔印屐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内青苔覆盖的小径,留下了访客的足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
“云间闻梵语,烟外听斋钟”两句,通过听觉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远处传来僧侣诵经的声音,与缭绕的烟雾中传来的斋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这种声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宗教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感悟。
“树列千年桧,林深百尺松”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千年古桧与百尺高松并立,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古老,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永恒。这些树木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时间的见证者,为寺庙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明珠光错落,幽壑舞骊龙”两句,以珠光与龙舞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明珠在幽暗的山谷中闪烁,骊龙在深邃的峡谷中起舞,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也寓意着内心的觉醒与超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金屋春深,似灼灼娉婷,真真娇艳。
洗净铅华,依旧曲眉丰脸。
犹记舞歇凉州,渐缥缈、碧云缭乱。
自玉环、宝镜偷换。
别后甚时重见。
鸾帏凤席鸳鸯荐。
但空余、蕙芳兰蒨。
天涯柳色青青恨,不入东风眼。
惆账二十四桥,任落絮、飞花乱点。
奈翠屏、一枕云雨梦,谁惊散。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
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
江湖几年倦客。
曾惯识、凄凉岑寂。
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
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
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
情丝乱游巷陌。
怅容易、万红陈迹。
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
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
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
且衔杯。
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
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
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花残后、人未归来。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翦。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灿。
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藉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翠约苹香,绿搏槐荫,隔水晚蝉声断。
壶冰避暖,钏玉欹凉,倦暑懒拈歌扇。
云浪缥缈鱼鳞,新月开弦,落星沈箭。
恨经年闲阔,柔笺空寄,梦随天远。
憔悴损、臂薄烟绡,腰宽霞缕,锦瑟暗尘侵染。
韩香犹在,秦镜空圆,薄幸旧盟俱变。
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
凭危楼望断,江外青山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