殽函恃险竟何如,虎视乾坤归六虚。
空向人间焚典籍,宫中尚有不韦书。
殽函恃险竟何如,虎视乾坤归六虚。
空向人间焚典籍,宫中尚有不韦书。
这首元代吾丘衍的《咏史(其一)》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殽函恃险"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深刻反思。"竟何如"三字透露出诗人对于险要关隘最终未能阻挡历史洪流的疑问。"虎视乾坤归六虚"形象地描绘了权力更迭,强者主宰天下的景象,"六虚"象征着天下或六个方位,暗示了政权的动荡与易手。
接下来,诗人讽刺了那些试图焚烧典籍以控制思想的人,然而"宫中尚有不韦书",暗指即使试图消灭知识,仍有智慧和历史遗留下来,寓意历史的真相和文化是不会被彻底抹去的。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千峰秀出青莲宇,下界神龙走风雨。
帝遣灵鳌戴此峰,来作中吴天一柱。
吴王宫雉结浮云,日日西施醉歌舞。
春□馆娃乐未终,敌人隔江尝胆苦。
夜半越师溪上来,翻手繁华化为土。
砚池鸟下咏青蘋,樵路幽香来秋坞。
昔时宝屧响瑶阶,谁信荆榛上修庑。
惟有琴台石,峨峨似苍虎。
吾将炼成金,天高不可补。
飞阁当天开,五湖三江入窗户。
君不见鸱夷子,浮沈两国烟波里。
属镂谗锋固莫辞,耻雪夫差肯知止。
肯知止,今人宁无鼎铛耳!
奈何古之人,九泉呼不起,酒尽苹芜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