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其一》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罕毕前驱辇路长,马随仙杖识天香。

明良喜际风云会,士庶欣瞻日月光。

羽葆龙旂纷杂遝,金舆玉略倍焜煌。

时巡今睹雍熙世,礼乐文章迈汉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皇帝巡狩至北京,途经滁阳时,地方官员与百姓在郊外迎接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盛世景象下的君民同乐。

首句“罕毕前驱辇路长”,以“罕毕”形容皇帝出行的庄严与稀有,通过“前驱”和“辇路长”描绘出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展现出皇家出行的尊贵与威严。接着,“马随仙杖识天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马匹赋予了感知香气的能力,进一步渲染了皇家出行的神圣与神秘氛围。

“明良喜际风云会,士庶欣瞻日月光”两句,表达了君臣相遇的喜悦,以及百姓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明良”指的是英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臣子相遇,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风云会”则比喻君臣相遇如同风云汇聚,预示着国家的兴盛。而“士庶欣瞻日月光”则直接表达了百姓对皇帝的景仰,希望能在皇帝的光辉照耀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接下来,“羽葆龙旂纷杂遝,金舆玉略倍焜煌”两句,继续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景象。其中,“羽葆”指皇帝出行时所用的华美仪仗,“龙旂”则是帝王专用的旗帜,两者并列使用,更显皇家气派。“金舆玉略”则描述了皇帝乘坐的车驾之豪华,而“倍焜煌”则强调了这种豪华的光彩夺目。

最后,“时巡今睹雍熙世,礼乐文章迈汉唐”两句,总结了这次巡狩的意义。其中,“时巡”指的是皇帝适时的巡视,而“雍熙世”则形容了国家的和谐安定。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当下的盛世景象,也表达了对先秦两汉至唐代文化的高度评价,暗示了这次巡狩不仅是对国家现状的肯定,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国家的繁荣景象,以及君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作者对盛世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赠顾生斯道

昆崙鲜顽璞,丹穴无凡禽。

吾宗著东吴,挺拔皆秀森。

羡尔甫弱冠,器宇遂澄深。

神驹未展足,龙泉敛银镡。

耽玄托雅志,和众敞虚襟。

古称黄叔度,汪洋浩无浔。

若翁信不忝,克肖生宁馨。

朅来游建业,周览龙虎岑。

高歌临长江,泠泠有馀音。

顾我山中居,慰意良已深。

弹琴对秋月,款语脩竹林。

明朝动归楫,遥悬天末心。

(0)

寄寿仲宪长与立

淮南小山真得地,洛下耆英最长年。

入竹琴尊明绣服,倚云兰桂布芝田。

门庭旧训乡人法,服食奇方海客传。

后圃种松今已长,称觞应傍老龙边。

(0)

赠谢应午

志士抗高节,末俗寡所谐。

出门各有务,畴能喻中怀。

契合将焉托,眷此庭中槐。

孰谓尔无心,达性乃弗乖。

荣谢委时义,强干屹不摧。

吾志苟如此,何必求形骸。

(0)

同鲁南祝禧寺结夏八首·其七

祇园不尽景,留客易经时。

野竹团寒翠,池莲散素姿。

茶香修夜供,杞菊订秋期。

吾已嗔吾扰,无劳大众知。

(0)

东园遣兴再赋十绝句·其三

万蕊千葩枉自奇,海棠临牖独专姿。

今人尽仗繁枝叶,国色纷纷却未知。

(0)

新买东庄宾友携酒往看十绝句·其二

园芳细认纷无数,大半朱英间碧林。

搴蕊美枝惟恨晚,对花谁记种花心。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