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五后村》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二十五后村》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杨柳东门逼岁寒,刘郎桃树怕重看。

谁知辇下张光弼,不惹风波到牡丹。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古代两位著名人物——杨柳与刘郎,以及当代人物张光弼的深刻思考。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物置于同一时空之下,引发读者对于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思。

“杨柳东门逼岁寒”,开篇即以杨柳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面对严冬的勇气。杨柳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挺立,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暗喻了那些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人物形象。

“刘郎桃树怕重看”,紧接着以刘郎与桃树的对比,揭示了不同个体在面对过往时的不同态度。桃树可能代表了某种美好记忆或情感,而“怕重看”则暗示了刘郎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同时也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谁知辇下张光弼,不惹风波到牡丹”,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当代,提到张光弼这一人物。这里的“辇下”指京城,暗示张光弼身处权力中心。通过“不惹风波到牡丹”,诗人表达了对张光弼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的赞扬。牡丹在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花卉,更象征着高洁与尊贵,寓意着张光弼的高尚品质与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当代人物的期待与赞赏,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社会风气的关切。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江上

秋江渺渺秋风急,芦花不飞露犹湿。

江头倚杖不逢人,鹭鹚飞上渔舟立。

(0)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风光竟岁宜人少,乐事惟春取数多。

果下小骝君借我,一鞭随意掠烟莎。

(0)

次韵彭圣从秋兴

淡云疏雨承秋早,白露清风引夜长。

已见毕星朝北极,似闻骁骑卷西凉。

只鸡还我田家味,小胯须君官焙香。

千古步兵今远矣,属谁长啸作鸾凰。

(0)

次韵张符离民师适堂即事

三考符离课独优,政成囹圄自无囚。

满堂文史闲□令,一榻薰风对奕秋。

刑措似闻闾巷语,年登仍解庙堂忧。

从今尊酒留佳句,折狱何劳比仲由。

(0)

修上人出觉范送行诗言别因次韵饯之

上人丘壑姿,韵出馀子右。

已经老洪目,云是江南秀。

访我白崖巅,喘汗经层岫。

初无一日雅,恍若十年旧。

胡床气未稳,牙签出深袖。

我居人迹绝,特坐岁时久。

子来亦遽去,既别重回首。

招提送客还,松户闭春昼。

(0)

偈二十四首·其二

见见须教透顶门,顶门开处宝光分。

照彻古今无比况,犹来佛祖是儿孙。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