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逢重九,萧条倍往年。
愁深竹叶里,秋老菊花边。
避俗从元亮,登高忆惠连。
西风欺短鬓,一任葛巾偏。
此地逢重九,萧条倍往年。
愁深竹叶里,秋老菊花边。
避俗从元亮,登高忆惠连。
西风欺短鬓,一任葛巾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鹏在饶阳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感慨。首句“此地逢重九,萧条倍往年”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与往昔不同的寂寥情绪。接着,“愁深竹叶里,秋老菊花边”两句,通过竹叶和菊花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同时暗示了季节的更迭,秋天的成熟与凋零。
“避俗从元亮,登高忆惠连”则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谢灵运(字惠连)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文人风范的追忆。最后,“西风欺短鬓,一任葛巾偏”以自然界的景象映射个人的情感状态,西风的凛冽仿佛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诗人的一任葛巾偏斜,则是对自己不拘小节、随性自在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处境的无奈与自我调适。
峭寒侧。帘外东风无力。
清明近、烟柳雨丝,空里冥濛弄娇碧。春来似过客。
寂寂。箫声巷陌。
谁曾信、无限古欢,一霎鹃声变今昔。伤心判鹣翼。
但想像玉容,眉恨堆积。天长地久情何极。
记花下携手,落红黏鬓,珍丛静绕数太息。
怕芳事狼藉。追忆。更悽恻。但永夜无眠,零泪沾臆。
安仁鬓影新霜白。纵月没星替,那能销释。
梁閒栖燕,定为我,也脉脉。
荐新早。趁翠韭登盘,黄羊分灶。
又醉酬佳节,芳饵佐清醥。
配将鲑菜宜兼美,叶卷田田小。
旧京时、风味依然,艳称春咬。吉兆卜晴昊。
愿麦陇风来,老农同饱。缺齿残牙,更休说、红绫好。
胜他名士空描画,健啖当筵笑。
赋酥花、且喜东风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