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
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
此诗描绘了蜡梅在严冬中的独特风姿。首句“冷艳清香受雪知”以“冷艳”形容蜡梅的清冷之美,与雪花相映成趣,香气在寒冷中更显清新脱俗。次句“雨中谁把蜡为衣”则巧妙地将蜡梅的黄色花瓣比作雨中的蜡烛,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其颜色特点,也暗示了蜡梅在恶劣天气中依然绽放的坚韧生命力。
后两句“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归”进一步展现了蜡梅的生态习性和对生命的滋养作用。蜡梅的花朵颜色如同蜜蜂的巢穴,吸引着寒蜂前来采蜜,甚至因喜爱而不愿离去。这不仅体现了蜡梅的美丽和吸引力,也寓意着它在严冬中为自然界的生命提供了一丝温暖和养分,展现了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蜡梅独特的自然美,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状态的向往。
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
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
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
如何事多迕,月满且复魄。
悲风一夜起,落叶满长陌。
女萝虽有托,近亦辞松柏。
万物会归尽,人岂无终极。
而我与夫子,况皆年半百。
前涂讵难知,玄发早已白。
若不数相过,蹉跎深足惜。
百华楼船高入柱,主人春游约春渚。
山塘桥下风兼雨,正值灌坛西海妇。
桃花巷口小蛮娘,腰身杨柳随风扬。
翡翠屏深未肯出,蹋歌直待踏春阳。
喜闻晴语声谷谷,明朝豫作花游曲。
小蛮约伴合吹笙,解调江南有于鹄。
朱家有鸟名鹈鹕,意度自与凡羽殊。
冥蜚时时近丹穴,夜宿往往归苍梧。
当时六翮须无禁,何乃困顿来庭除。
玄云飘萧羽衣碎,俯仰饮啄随人意。
空檐燕雀亦何心,喧噪迫逐无宁地。
孤雌孤雌复何所,落日烟波隔吴楚。
沉思当日伉俪初,岂料如今各羁旅。
众雏众雏尤痛惜,父既不归无可食。
纵有弱母汝念深,浪高风急身无力。
我言鹈鹕君莫嗔,忍耻含悲度此身。
不见四海干戈际,多少思家失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