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咏史诗,通过描绘一位隐者与树下之人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 这两句设置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其中“不语”表达了与世隔绝、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对这种清净无为的生活表示出由衷的喜爱。
"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这两句则通过隐者的言谈如同珍宝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那种超凡脱俗的情趣。这里的“语”不仅指语言,更寓意为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沟通,而这种交流就像日中时分最明亮的阳光一样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心灵纯净与自由的理想状态。
相见杳无期,相思情若何。
会日苦何少,别日苦何多。
青松与女萝,本不同根生。
弱蔓附乔柯,经绵有余情。
结发为夫妇,以子托终身。
君今事远役,念妾独谁亲。
仰顾梁上燕,春来及秋去。
雄雌相哺雏,同飞复同住。
千愁起无端,万恨消何处。
幽怀复有感,潸然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