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秋江上作》
《晚秋江上作》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qiūjiāngshàngzuò
táng / zhāng

wànqióngqiūxiāotiáoduìluòhuī
yānxiáshānniǎosànfēngmiàoshénguī

yuǎnqióngshēngqiètiānchángyànyǐng
kānzhèngzhēnchǔyōuxiǎnghán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穷秋:深秋时节。
萧条:荒凉、冷清。
落晖:落日余晖。
烟霞:云雾和晚霞。
山鸟:山中的鸟儿。
庙神:庙宇中的神像。
归:回归。
地远:地处偏远。
蛩声:蟋蟀叫声。
雁影:大雁的身影。
稀:稀疏。
那堪:怎能忍受。
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古人用来捣衣。
幽思:深深思念。
寒衣:为冬天准备的衣物。
翻译
在遥远的秋天漫游,面对落日的凄凉景色。
山中的烟霞散去,风雨中神庙的神像似乎归位。
身处偏远之地,虫鸣声格外清晰,天空中大雁的身影稀疏。
怎能忍受此时捣衣的声音,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为远方亲人准备寒衣的心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凄凉景象。"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的氛围,一个远行的旅者在辽阔的秋天里,只有萧瑟的风声和落日的余晖作伴。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旅人的孤独和心境。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生灵的隐退之情。山中的鸟儿在烟霞中飞散,而庙中之神似乎也在风雨中归去,这里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更蕴含着一种超自然的宁静。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则通过对比远处的大地和高空中的鹅行列,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与空间的辽阔。蟋蟀的声音显得特别清晰,而大雁在天边留下的影子却是那么的稀疏,这两者都加深了诗中对孤独和寂寞氛围的烘托。

最后,"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则直接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困顿与寒冷。这里的“砧杵”是古代制衣工具的名称,“幽思想”指的是深思熟虑或孤独忧伤,而“寒衣”则不仅指实物,更象征着心灵的冰凉。这两句诗将前面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深秋旅途上的沉郁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其九

小队红妆结束新,妖娆偏泥远游人。

纵饶顿逊杯中物,不似铜驼陌上春。

(0)

送徐中丞巡抚畿内·其四

伐鼓撞钟树羽旗,六骡沙漠遁归时。

已磨上谷山头石,刻作中兴破阵碑。

(0)

题画美人·其二

曲江丝柳漾春风,侍女开元结束同。

妆罢临池人似凤,紫骝飞入玉宸宫。

(0)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其二素心居

中岁耽禅寂,勤心礼世尊。

天花罗万夹,圆悟本无言。

(0)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其三古梅冈

为爱凌霜干,开花千万树。

待我罗浮人,同君会心处。

(0)

竹在亭四绝为贞吉赋·其四

斋阁夜萧寥,风林散清影。

天籁忽刁骚,幽人梦初醒。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