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住齐云第几峰,何年北上寄游踪。
名从白社吟中得,人在黄花冷处逢。
垂老心情同野鹤,未衰筋力付孤筇。
一囊斜挂秋风里,遍踏天涯访赤松。
曾住齐云第几峰,何年北上寄游踪。
名从白社吟中得,人在黄花冷处逢。
垂老心情同野鹤,未衰筋力付孤筇。
一囊斜挂秋风里,遍踏天涯访赤松。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礼赠给王昆霞道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道友的怀念和对其隐逸生活的赞赏。首句“曾住齐云第几峰”暗示了王道士曾经居住在风景秀美的齐云山,而“何年北上寄游踪”则追忆了他过去的游历时光。诗人通过“名从白社吟中得”表达了对王道士才华的肯定,他的名字或许源于诗社吟咏,富有诗意。
“人在黄花冷处逢”描绘了王道士在菊花盛开的季节,独自享受清冷的环境,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垂老心情同野鹤”以野鹤自比,形容王道士虽年事已高但心境淡泊如鹤。“未衰筋力付孤筇”则赞美他的身体依然健朗,能依靠竹杖独自行走,显示出坚韧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一囊斜挂秋风里,遍踏天涯访赤松”,形象地写出王道士背着行囊,在秋风中漫游,寻找仙人赤松子的场景,寓意他对道教理想和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嫦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
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
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
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
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蟠桃熟。
子子孙孙同上寿,有个人人同祝。
雨鬓春风,一钗香雾,长与瑶池绿。
更祈眉寿,愿如南山松竹。
寿酒浮萸菊。记年年、重阳嘉节,开尊华屋。
绿鬓朱颜春不改,彼美人兮如玉。
有锦绣、珠玑满腹。
户外红尘飞不到,受人间、倒大清闲福。
数花甲,才八六。十分秋色呈新绿。
一簇儿、池馆亭台,左梅右竹。
柳下系船花下饮,不减西园金谷。
更橘外、安排棋局。
独立小桥明月夜,唤莺莺、低唱双飞曲。
有子也,万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