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
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诠。
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
倘修阴奼奼,一望寄余焉。
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
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诠。
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
倘修阴奼奼,一望寄余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仙境生活。开篇“常见高人说,犹来不偶然”表明诗人常与高僧、高士交流,他们的到来并非偶然,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共鸣。紧接着“致身同槁木,话道出忘诵”,则是表达了诗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将个人的肉体修炼至与槁木(即干枯的树木)相似,这里槁木象征着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空明的状态。"话道出忘诵"则是说他们的话语已经超越了世间的道理和经典,达到了不言之教的境界。
下片“长啸仙钟外,眠楂海月边”描绘了一种脱离尘世、享受大自在的生活。"长啸"是指悠长的笑声或呼吸声,这里的"仙钟"可能是指自然界的钟声,诗人在仙钟之外,已经超越了凡间的束缚。"眠楂海月边"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楂"读作"jiǎo",可能是指海岸的意思,在这里代表着远离尘世的地方。
最后“倘修阴奼奼,一望寄余焉”则是一种期盼和寄托。"倘修"即如果能够修炼得道,"阴奼奼"形容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气氛,"一望寄余焉"是说诗人希望能将自己的精神或心愿寄托于远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内在修养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与自在的精神追求。
仙果何处来,采摘瑶池滨。
香含雨露润,色染胭脂匀。
结实自有时,岂必三千春。
方朔狎恩爱,田疆罹苦辛。
王母何不吝,齐相何不仁。
世情甘近味,幽思谁与论。
感意良慇勤,稍以清形神。
琼瑶愧相报,述古聊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