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大道边,栗里旧门前。
苦被行人折,何如伴醉眠。
章台大道边,栗里旧门前。
苦被行人折,何如伴醉眠。
这首诗以“杨柳枝”为题,描绘了杨柳在道路边与栗里旧门旁的景象,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杨柳的命运与情感。
首句“章台大道边”,点明了杨柳生长的环境——在繁忙的大道旁,暗示了其作为行道树的角色。接着,“栗里旧门前”,则将视线转向了另一处,似乎是在强调杨柳曾经也存在于更为宁静、有历史感的地方,与大道边的环境形成对比。
“苦被行人折”,直接表达了杨柳的命运,它被过往的行人频繁地折取,承受着人类活动带来的伤害。这一句充满了对杨柳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脆弱性。
最后一句“何如伴醉眠”,则是对前一句的反问,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场景:如果杨柳能够陪伴醉酒之人入眠,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杨柳命运的同情,还蕴含了一种对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依牙纛撚吟髭,又折梅花话别思。
五岭不遮鸾凤诏,四方都诵鳟鲂诗。
人才晋魏凋零后,国事江淮倥偬时。
赖有老臣经济在,快呼桂醑饯篙师。
摘胜寻幽须携壶,人生偷取醉工夫。
楚天云净秋雨馀,王孙招客追观娱。
昼寝忽来唤宰予,道有方壶宜同趋。
江神解事驱龙鱼,水波不兴清风徐。
柔橹咿哑人歌呼,美酒满载不待沽。
登亭忻与竹鹤徒,有径深稳醉何虞。
住处领略贪须臾,频频改席殊趑趄。
湘流渺渺含碧虚,孤烟落日不可模。
市尘彼岸自一区,嘉木奇石邻座隅。
亭下蒲帆逝不居,往往望此如仙都。
近对岳麓翠屏铺,上头目力到重湖。
昔年登览藜杖扶,清凉甘露来香厨。
相看不远迹尚疏,济胜之具空踟蹰。
兴尽请以岁月书,仇香洒墨鸾凤如。
别后寄我诗成图,为问画家传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