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性地颂·其三》
《性地颂·其三》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七言绝句

视之不可见其形,及至呼之又却应。

莫道此声如谷响,若还无谷有何声。

(0)
注释
视:看。
之:代词,指代前面的无形物。
不可见:看不见。
其:它的。
形:形状。
及至:等到。
呼:呼叫。
又:再。
却:反而。
莫:不要。
道:说。
此:这。
声:声音。
如:像。
谷:山谷。
若:如果。
还:假如。
无:没有。
何:什么。
翻译
看似无形,呼唤时却又回应。
别以为这声音像山谷回荡,若无山谷,又怎会有回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形态的境界,通过对声音的探讨来表达禅宗中“性”与“地”的关系。“视之不可见其形”说明性是无形的,不可为外在形象所捕捉;“及至呼之又却应”则指称呼它时,它即显现,体现了一种主观上的呼唤与客观上的回响。

“莫道此声如谷响”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否认这种声音像山谷中的回音,但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比喻来强调性与地的和谐统一。最后,“若还无谷有何声”则进一步探讨,如果没有实质的存在(谷),那么这个声音从何而来?这句话在哲学层面上挑战了传统的物质观,暗示了一种超越实体的本体论。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探究,引导读者思考超验的“性”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符号与真理呈现之间的复杂性。张伯端作为宋代的诗人,以其独特的禅意在诗中展现了深邃的哲思。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咏萤

的的黄金色,□□白玉辉。

既能明自照,何用暗中飞。

(0)

送邹尊师归洞庭

众岛在波心,曾居旧隐林。

近闻飞檄急,转忆卧云深。

卖药唯供酒,归舟只载琴。

遥知明月夜,坐石自开襟。

(0)

和赵光远题壁

长者车尘每到门,长卿非慕卓王孙。

定知羽翼难随凤,却喜波涛未化鲲。

娇别翠钿黏去袂,醉歌金雀碎残尊。

多情多病年应促,早办名香为返魂。

(0)

题清凉寺

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0)

湘中秋日呈所知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虚垂异乡泪,不滴别人心。

雨色凋湘树,滩声下塞禽。

求归归未得,不是掷光阴。

(0)

旅感

白发根丛出,镊频愁不开。

自怜空老去,谁信苦吟来。

客路东西阔,家山早晚回。

翻思钓鱼处,一雨一层苔。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