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一室幽,春深满院碧。
生机老益坚,粗皮古而泽。
我来对贞干,拂我琴斋席。
窗外弄影疏,庭前吟籁剧。
别我曾几度,风月等过客。
兴会发今宵,景光缅畴昔。
地僻一室幽,春深满院碧。
生机老益坚,粗皮古而泽。
我来对贞干,拂我琴斋席。
窗外弄影疏,庭前吟籁剧。
别我曾几度,风月等过客。
兴会发今宵,景光缅畴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庭院景象。诗人身处僻静之地的一室之中,却能感受到春天深浓的绿意弥漫整个庭院。通过“春深满院碧”一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即便是在偏僻之处,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生机老益坚,粗皮古而泽”,这两句赞美了树木虽历经岁月沧桑,但生命力依然旺盛,树皮粗糙却光泽依旧,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在这里借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即使年岁渐长,内心仍保持坚定与活力的态度。
“我来对贞干,拂我琴斋席”,诗人来到这棵老榆树下,面对着它挺拔的树干,拂去琴房的尘埃,准备弹奏一曲,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境。
“窗外弄影疏,庭前吟籁剧”,窗外的光线透过稀疏的树叶,投下斑驳的光影,庭前的风吹过,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眼中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别我曾几度,风月等过客”,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与这棵树的相遇或许只是生命旅程中的短暂一瞬,如同风月一般,都是过往的过客。然而,正是这些短暂的相遇,让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宝贵。
“兴会发今宵,景光缅畴昔”,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兴致与感悟,虽然思绪回溯到往昔,但眼前的美景激发了他今夜的创作灵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庭院中一棵老榆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