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閒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
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古木閒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
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僧房秋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意画面。首句“古木閒岩坐入禅”,诗人以悠闲的姿态坐在古老的树木和岩石间,仿佛沉浸在深深的禅定之中,暗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接着,“碧萝飞处一灯悬”描绘了僧房外,绿色的藤蔓随风飘荡,僧房内一盏孤灯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后两句“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诗人听到的是风吹过松林的萧瑟声,如同大自然的乐章,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洒在千座山峰之上。而梦境中的自己仿佛落入秋水潭中,听见午夜泉水的潺潺,将现实与梦境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僧人内心的空灵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禅意的联想,传达出僧房秋夜的寂静与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感悟。
江流东去不复回,青春白发长相催。
郊墟浑似桃源洞,千树万树桃花开。
日月行天如转毂,江南一夜蘼芜绿。
却教沉饮共忘年,床头贮酒三千斛。
一径蓬蒿寄此身,田庐鸡犬日纷纷。
不识醉乡更何处,夜扪南斗披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