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尽方归兴尚豪,一回凭眺一萧骚。
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
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
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閒白蒿。
兴尽方归兴尚豪,一回凭眺一萧骚。
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
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
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閒白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松皋书院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兴尽方归兴尚豪,一回凭眺一萧骚”,开篇即展现了作者游玩至尽兴才归,但内心仍余兴未了的情景。这里的“萧骚”不仅指景色的萧瑟,也暗含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激荡。
颔联“林风并入松涛乱,云日相摩峡势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风声与松涛交织,云与日光在峡谷间相互摩擦,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幽静的自然景观。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百里同文思大雅,孤峰独立笑方袍”,将目光转向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敬仰。百里之内,文化如同大雅之音,弥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孤峰独立,仿佛是对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的赞颂。
尾联“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閒白蒿”,以自然界中的黄花与白蒿为喻,寓意人生的美好与平凡并存,即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能找到生命的色彩与价值。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与文化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
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学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