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学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
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学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寄吕惠卿吉甫兼简林伯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厚的情谊和无奈的独自思考。
诗的开篇“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描绘了一种期待与等待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来访者的渴望和疑惑。紧接着,“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尽管彼此未曾谋面,但通过书信交流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表明诗人对于来访者的尊重和感激,而“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则显示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淡定态度。接着,“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告诫我们在交流中要保持适当的沉默,避免过多的话语可能带来的损害。
“勉从客所论,還顾所学非”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话语的重视,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是否符合初心。接下来,“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则是诗人面对书籍时的感慨,可能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成果,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和对远方朋友无法相见的无奈。紧接着,“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则是对友人是否会有书信来往的疑问,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可能忙于公务而没有空闲写信的理解。随后,“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待,可以通过书信甚至诗歌来保持联系。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是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物欲束缚的担忧。紧接着,“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机会的不确定性以及无奈。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显示了诗人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状态都不佳。随后,“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则是对于身边人的不理解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沉思念。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描绘了一种悠长而曲折的旅途景象。最后,“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则强调了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以及不应让回信变得稀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书信与远方亲友交流思想,与之相互勉励,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不懈努力和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
少年初识字,已诵子虚赋。
尝疑天上人,已离人间去。
蹉跎二十年,久自叹迟暮。
倦游梁宋间,却踏江湖路。
此地始逢君,秋阳破朝雾。
白首鬓毛新,青衫颜色故。
问君胡为然,竟坐文字误。
人事久难知,高才常不遇。
论人较贤智,富贵宁在数。
不见竹林诗,山王俱不与。
湖塘发高兴,山林有佳处。
迨此閒暇时,观游莫辞屡。
功名如附赘,得失何用顾。
但当勤秉烛,长愿随杖屦。
好士如好色,昔闻今则无。
平生席为门,未识长者车。
旷士慕林谷,羁人辱泥涂。
愿为执鞭役,莫顺下风趋。
去年辱公先,怀刺留寓居。
我往拜其门,鸑鷟鸣高梧。
论交不计年,取材忘其愚。
一寒我如此,百镒公无馀。
今年贺公归,乃复过我庐。
当使有近行,应门有长须。
小家不耐事,鸡飞犬升闾。
莫归自有恨,亲颜一何娱。
汝家吾无忧,能致贤大夫。
吴公汉庭右,贾生世用疏。
平分太仓粟,尽读邺侯书。
士为知己留,不为食有鱼。
三言移曾母,投杼公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