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辞家赋远游。东西南北任萍浮。
熟知津路无劳问,惯听阳关不解愁。
临远水,望归舟。流波落木又惊秋。
多情黄菊休添泪,且向尊前泛玉瓯。
早岁辞家赋远游。东西南北任萍浮。
熟知津路无劳问,惯听阳关不解愁。
临远水,望归舟。流波落木又惊秋。
多情黄菊休添泪,且向尊前泛玉瓯。
这首明代杨慎的《鹧鸪天·乙酉九日》描绘了词人年轻时离家远游的经历和心境。开篇"早岁辞家赋远游",表达了词人年少时期就背井离乡,踏上漫漫旅途。"东西南北任萍浮",以浮萍自比,形象地写出人生的漂泊不定。
接下来的"熟知津路无劳问,惯听阳关不解愁",表明词人对旅途的熟悉,即使面对陌生的路途,也无需过多询问,然而阳关曲中的离别之愁却难以消除,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临远水,望归舟",直接抒发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望着江面的船只,期盼着归来的那一天。"流波落木又惊秋",通过秋景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加深了词人的愁绪。
最后两句"多情黄菊休添泪,且向尊前泛玉瓯",词人劝慰自己,不必让菊花的泪水增添自己的哀愁,不如暂且借酒浇愁,以化解心中的苦闷。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愁于景,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