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极长亭更短亭,观风使者节初停。
潮头东去和云白,山势西来绕郭青。
艳冶莺花春入望,太平门户昼长扃。
阖闾最爱干将剑,化鹤归来尚姓丁。
目极长亭更短亭,观风使者节初停。
潮头东去和云白,山势西来绕郭青。
艳冶莺花春入望,太平门户昼长扃。
阖闾最爱干将剑,化鹤归来尚姓丁。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次韵王子升侍御登姑苏玉峰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首句“目极长亭更短亭”以连续的亭台意象,展现出视野所及的辽阔与旅途的绵延。"观风使者节初停"暗指官员出行的仪仗暂停,寓含着登高所带来的观察风土人情的闲暇。
接下来两句“潮头东去和云白,山势西来绕郭青”,通过描绘潮水与白云相映成趣,以及山峦环绕城郭的青翠景象,展现了姑苏山水的秀美与宁静。"艳冶莺花春入望"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莺歌花艳,满眼春色。
“太平门户昼长扃”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白天漫长而宁静,门户紧闭,象征着社会安宁。最后一句“阖闾最爱干将剑,化鹤归来尚姓丁”则借用了吴王阖闾与宝剑干将的典故,以鹤归的传说寓意友人登高后的超然心境,同时也暗示友人如干将剑般锐利而有才,即使离开,其精神犹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时政和友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赏。
暑湿倦行役,依投得禅关。
空堂纳清风,坐见香霏还。
积水共天远,高僧与云闲。
传闻扁舟人,宿昔庐兹山。
姝者已千载,诸峰高烟鬟。
当时功名成,止在谈笑间。
今岂无国士,宸游一何艰。
凭高望行朝,小雨犹斑斑。
轩冕有何乐,书生分尤悭。
都卢百年中,强半堕险艰。
能著屐几两,恨无茅三间。
傥非身世忘,那得方寸闲。
不见葆真老,功成鬓毛斑。
飘然日边来,复作昼掩关。
所至书满屋,铅黄不停删。
开窗寻丈馀,要看湘南山。
夕待明月至,朝期白云还。
醉吟如乐天,但少素与蛮。
嗟哉道脩阻,无由结朱颜。
惟应梦见之,千里同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