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枕上凉,饱眠亦清醒。
烟霄留晓月,曙色横西岭。
寺钟续远声,岫柏弄馀影。
露蛩不肯歇,风蝉方欲逞。
素心悦淡泊,胜托值虚静。
偏是悲秋人,秋光乃先领。
试看碧寥天,渐入寒空境。
一夜枕上凉,饱眠亦清醒。
烟霄留晓月,曙色横西岭。
寺钟续远声,岫柏弄馀影。
露蛩不肯歇,风蝉方欲逞。
素心悦淡泊,胜托值虚静。
偏是悲秋人,秋光乃先领。
试看碧寥天,渐入寒空境。
此诗描绘了清晨山中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首句“一夜枕上凉,饱眠亦清醒”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一同从梦中醒来,感受到了清晨的第一缕凉意。接着,“烟霄留晓月,曙色横西岭”两句,通过“烟霄”、“晓月”、“曙色”和“西岭”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晨曦初照、山色朦胧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寺钟续远声,岫柏弄馀影”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静与神秘,钟声悠扬,似乎穿越了遥远的距离,而山间的松柏在晨光中投下斑驳的影子,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接下来,“露蛩不肯歇,风蝉方欲逞”两句,通过露中的蟋蟀与风中的蝉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活力,即使在清晨的宁静中,生命依然在悄悄地活动着。
最后,“素心悦淡泊,胜托值虚静”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偏是悲秋人,秋光乃先领”则点明了诗人作为一个敏感的“悲秋人”,对秋天特有的哀愁情感的感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试看碧寥天,渐入寒空境”则以天空的变化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酷暑日逾退,凉风生早秋。
翩翩苏公子,一官不远游。
仕养两得意,人生复何求。
骏马如飞星,锦带垂吴钩。
到邑嚚讼少,官闲吏兵休。
还当有佳吟,吟到黄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