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
林岫已婆娑,汀崖渐委罗。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
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泛舟玉河,到达玉泉山的景象,充满了冬日的静谧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冬日风光。
首句“林岫已婆娑”,描绘了雪后山林的景象,树木被雪覆盖,显得格外婆娑,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接着,“汀崖渐委罗”则进一步展示了雪覆盖下的河岸和山崖,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
“不梅皆玉蕊,过节又银蛾”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未开花的植物比作玉蕊,将飘落的雪花比作银蛾,形象地描绘了雪景的纯净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虽然不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但雪花的飘落同样带来了冬日的韵味。
“遥浦犹含冻,长源渐涨波”则将视线拉远,描绘了远处的水泊依然冰封,而河流则在雪后的温暖中逐渐解冻,波浪轻起,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机声伊轧里,一棹玉河过”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在雪后的玉河上,划船的声音回荡在寂静之中,一叶扁舟缓缓驶过,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雨晴江馆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别离。
独鹤孤琴随远旆,红亭绿酒惜分岐。
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从夜定知相忆处,东风回首不胜悲。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