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已归禅寂,犹存别墅名。
残僧迷旧事,老树变秋声。
水落山根豁,云开岸脚明。
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
地已归禅寂,犹存别墅名。
残僧迷旧事,老树变秋声。
水落山根豁,云开岸脚明。
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
这首清代诗人史梦兰的《过高经略横滦别墅故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地已归禅寂”表达了别墅如今的宁静氛围,仿佛已经融入了禅意与寂静之中。次句“犹存别墅名”则暗示了这里曾有过的繁华与主人的雅致。
“残僧迷旧事”描绘了僧侣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他们或许在感叹别墅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些许遗迹。“老树变秋声”则通过秋风摇动的老树,传递出时光流转和自然变迁的意味。
“水落山根豁”写出了山势因水位下降而显得开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云开岸脚明”进一步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岸边景色清晰可见的明亮景象。
最后两句“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以谢公墩(可能是指东晋名臣谢安的别墅遗址)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任凭后人评说的态度,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风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山左昔被灾,数郡民流徙。
抚恤不遗力,稍为补救耳。
所幸天悔祸,去岁两收美。
元气虽略复,屡丰日以企。
迩闻麦复佳,额手为民喜。
封章更欣览,时雨沾东鄙。
京畿颇望泽,惄焉愁无已。
遗远夙所戒,东望慰由彼。
恤近情之常,旦夕忧在此。
慰少忧实多,投艰竟谁诿。
游山属清秋,秋光吟不足。
峰容秀以整,树态红间绿。
攀跻白玉梯,偃仰青云幄。
天成眄壶天,万松抚仙木。
遂造盘谷盘,宛探曲中曲。
武夷徒曾闻,台怀较知恧。
一窗紫碧岩,四砌黄金菊。
少坐便当去,云罩畅遐瞩。
回头语苾刍,饶尔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