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这首诗是唐代和尚法照的作品,名为《送清江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身处远古时代的僧人,他的心态清明,通过禅修洗涤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劳累。这不仅是对僧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一方面诗名传颂千里之外,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文学形式和规则的重要性,即“律行”要求诗歌在格律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亲近自然,以山为伴,使用草本植物编织成的物品,并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摒弃。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叮咛,希望朋友能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通过“云门”(意指禅定之门)进入那个超然物外的境界,并且要随顺自然的法则去生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