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谁家女,人云难再得。
讵知乃祸水,汉火因之灭。
尤物虽可怜,往往倾人国。
于戏古哲王,所贵惟有德。
我心亦如水,女蛊安能惑。
燕燕谁家女,人云难再得。
讵知乃祸水,汉火因之灭。
尤物虽可怜,往往倾人国。
于戏古哲王,所贵惟有德。
我心亦如水,女蛊安能惑。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杂诗十首(其九)》以燕燕女子为喻,探讨了红颜祸水的古老观念。首句“燕燕谁家女”引出女子的身份,暗示其来历不明,接着“人云难再得”表达人们对她的珍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讵知乃祸水,汉火因之灭”,将她比喻为导致汉朝衰败的祸水,暗示美色可能带来的灾难。
诗人进一步指出,“尤物虽可怜”,承认女子的美貌令人怜爱,但紧接着强调“往往倾人国”,揭示了历史上此类美女引发动荡的事实。在诗的结尾,诗人借古人的智慧,告诫“于戏古哲王,所贵惟有德”,强调品德而非外貌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最后,诗人以自我表白作结:“我心亦如水,女蛊安能惑”,表明自己不受女性迷惑,坚守道德原则。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理性看待美色,重视内在德行。
旧房稽岭锁春苔,猿鸟欢迎振锡回。
花雨六时飘讲席,樵风千里送浮杯。
一乘了义刳心学,三藏真文盥手开。
迹似孤云本无滞,飘飘新到帝乡来。
君家罨画溪,岁晚忽思归。
密雪不献赋,流尘空化衣。
购书藏屋壁,温席奉庭闱。
清世莫招隐,垂天待一飞。
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
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
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
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是人间秋。
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禹穴。
今君结屋阿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
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
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
一俛仰间已再升,何用瘦藤与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