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阙捧丝纶,精白盟心,不惮搜罗披万卷;
楚材收杞梓,文章华国,相期事业在千秋。
魏阙捧丝纶,精白盟心,不惮搜罗披万卷;
楚材收杞梓,文章华国,相期事业在千秋。
此联由清代诗人林则徐所撰,其内容深具寓意与豪情。上联“魏阙捧丝纶,精白盟心,不惮搜罗披万卷”描绘了一位官员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其中,“魏阙”象征朝廷或国家,“丝纶”指诏书或圣旨,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政策。“精白盟心”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之心如同洁白无瑕的盟誓,坚定而纯洁。“不惮搜罗披万卷”则展现了这位官员勤奋好学,广泛搜集知识,不畏艰难的精神。
下联“楚材收杞梓,文章华国,相期事业在千秋”则进一步阐述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其中,“楚材”比喻人才,“杞梓”是珍贵的木材,象征着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如同珍贵的资源,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华国”强调了文化与艺术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积极作用。“相期事业在千秋”表达了对这些人才所成就的事业能够流传千古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官员的忠诚与才华,也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林则徐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望。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萝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五侯轩盖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车日。
零陵太守泪盈巾,此日长安方欲春。
虎符龙节照岐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彼方韶景无时节,山水诸花恣开发。
客投津戍少闻猿,雁过潇湘更逢雪。
郡斋无事好闲眠,粳稻油油绿满川。
浪里争迎三蜀货,月中喧泊九江船。
今朝小阮同夷老,欲闻明年借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