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有,福州无,江风作恶浪花粗。
不用刻舟徒记剑,片帆已过洞庭湖。
常州有,福州无,江风作恶浪花粗。
不用刻舟徒记剑,片帆已过洞庭湖。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三首。它以常州与福州的地理差异为引子,描述了江风激起的汹涌浪花,形象生动。"常州有,福州无"暗示两地的不同景象,而"江风作恶浪花粗"则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的画面。
诗人通过"不用刻舟徒记剑",寓言般地表达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哲理,意味着过去的痕迹无法留住,时间会带走一切。最后一句"片帆已过洞庭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流动不居的主题,船只快速前行,象征着人生的匆忙和无常。
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深意,以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点。
短棹客千里,炷香人小留。
禅房深寂寂,世事易悠悠。
去此两槐夏,惊予双鬓秋。
钟鱼发新响,作意为重游。
逃禅祖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
节庵绍逃禅,得其萧散之布置。
回观玉面而鼠须,已见工夫较精致。
双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来端若尔。
所传正统谅末节,舍此的传皆伪耳。
僧花工之工则粗,梦良意到工则未。
女中却有鲍夫人,能守师绳不轻坠。
可怜闻名不识面,云有江西陆公济。
季衡粗丑恶拙祖,弊到雪篷滥觞矣。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
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
踢须正七萼则三,点眼名椒梢鼠尾。
枝分三叠墨浓淡,花有正背多般蕊。
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
谁家屏障得君画,更以吾诗跋其底。
《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宋·赵孟坚】逃禅祖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节庵绍逃禅,得其萧散之布置。回观玉面而鼠须,已见工夫较精致。双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来端若尔。所传正统谅末节,舍此的传皆伪耳。僧花工之工则粗,梦良意到工则未。女中却有鲍夫人,能守师绳不轻坠。可怜闻名不识面,云有江西陆公济。季衡粗丑恶拙祖,弊到雪篷滥觞矣。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是中有趣岂不传,要以眼力求其旨。踢须正七萼则三,点眼名椒梢鼠尾。枝分三叠墨浓淡,花有正背多般蕊。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谁家屏障得君画,更以吾诗跋其底。
https://shici.929r.com/shici/Nq5NuQGR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