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鲁卿待制挽诗二首·其一》
《葛鲁卿待制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先皇隆教育,师席重朝绅。

模楷归元礼,纷纶仰大春。

壮图初未究,归意久逾真。

丘壑平生事,何人得此身。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葛鲁卿待制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先皇隆教育,师席重朝绅”赞颂了先皇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师长在朝中的崇高地位。接下来的“模楷归元礼,纷纶仰大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葛鲁卿待制在礼仪和学问上的卓越成就,众人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壮图初未究,归意久逾真”则透露出葛鲁卿待制虽有宏伟的抱负,却未能完全实现,最终选择归隐的心志更加坚定。最后,“丘壑平生事,何人得此身”表达了对葛鲁卿待制一生追求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以及感叹能拥有这样生活的人实属难得。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悼亡百绝句·其十七

母病当年独惯扶,宵来衣带解全无。

果然天性生成厚,移孝双亲孝阿姑。

(0)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其二

聚散皆天机,归出任行止。

旧日洞中仙,今日风尘子。

无术洗此心,沽酒不能已。

(0)

千金墟怀古

吴兴城南四十里,故墟一片迷指视。

道旁樵牧识旧名,库置千金良有以。

我闻濞也生汉家,从破鲸军功昭史。

特王之邦崇藩封,五十三城俨赐履。

章郡铜山天下奇,产成金石美无此。

罗致亡命盗得之,镕铸泉布中心喜。

点金何待仗神功,鍊金遽能收众技。

铜岘山前铜臭升,薰心利欲实骄侈。

称老不朝年复年,故薄赋敛众臂使。

但有财富甲东南,不识长安有天子。

偶触小忿七国谋,朝错有头难雪耻。

汉使旋以利绐吴,此身竟至东越死。

嗟哉沛公拊背言,后五十年岂忘耳。

空馀渡口郁金波,来去苕霅二流水。

天地爱宝自呈材,贵宝善者实终始。

黄金白璧何地无,赤水蓝田未足恃。

再过成墟狐兔眠,遑论府库尽富美。

君不见吴王夫差姑苏台,金碧当时先已矣。

(0)

宾于以游法华诗索和复次原韵纪游

佳日当春秋,酒兵逞潜伏。

来自馀不溪,劝我双瑞竹。

摩空尽廓廖,树地誇敏速。

下笔涌泉思,寻胜追风足。

高会下菰城,良朋快遐瞩。

遥指法华山,秀色朗心目。

太湖吞万顷,渺泛太仓粟。

乍系蓼岸舟,齐跻石斗谷。

门前柳荫深,涧底刍薪束。

琼宫木犀香,天半飘馀馥。

拾级兴愈浓,枕石云时簇。

何人诵贝经,万卷齐梁录。

欲结清净缘,岁月流不复。

泉下不坏身,人拜道旁肃。

吐莲随处春,逐利此身促。

相与陟山头,山在弁山麓。

湖近植菰蒲,沙平搏雁鹜。

苍翠浮洞庭,半面神接续。

傍水几人家,安居知聚族。

伟哉东坡游,言语妙歌曲。

全湖易酩酊,设想超凡俗。

翩翩于思君,追步苏玉局。

故乡好湖山,不必渴思蜀。

同游载酒归,此理胸烂熟。

(0)

至绍城留别宋白楼拔萃

十载名场任是非,塞翁得失早忘机。

何期蹇足驱驽驾,偶触新情学鹳飞。

搏虎恐贻冯妇笑,割鸡应惹武城讥。

浮家幸有苕溪在,为趁斜风细雨归。

(0)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其一

蓝桥旧事记前因,花鸟图成笔底春。

惹得黄徐齐叹赏,偏教闺阁觅传人。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