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与远行棹,拜君新构堂。
隔语尚款款,卧病原在房。
谓言不日好,并坐叙喧凉。
何竟朝闻讣,凄兮夕感伤。
君上尚有母,膝下未生郎。
平生忠孝节,一夜共琴亡。
归与远行棹,拜君新构堂。
隔语尚款款,卧病原在房。
谓言不日好,并坐叙喧凉。
何竟朝闻讣,凄兮夕感伤。
君上尚有母,膝下未生郎。
平生忠孝节,一夜共琴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士元为悼念友人周务斋先生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其生前品德的赞美。
首句“归与远行棹”描绘了逝者离世的情景,仿佛他正驾着远行的船桨,缓缓离去。接着,“拜君新构堂”则暗示了逝者生前的成就,他新建的厅堂成为了人们缅怀他的地方。
“隔语尚款款,卧病原在房”两句,通过对话和卧病在床的细节,展现了逝者生前与亲友间的深厚情感。即使是在病床上,他的话语依然温柔而恳切。
“谓言不日好,并坐叙喧凉”表达了对逝者健康恢复的期待,以及希望与他一同闲聊、享受生活的情景。然而,“何竟朝闻讣,凄兮夕感伤”两句转折,揭示了噩耗的突然降临,让人心生悲痛。
“君上尚有母,膝下未生郎”点出了逝者家庭的现状,母亲年迈,尚未有子嗣,更显出失去他的悲痛与无奈。
最后,“平生忠孝节,一夜共琴亡”赞扬了逝者一生的忠诚孝顺和高尚节操,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与琴相伴,展现了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仰。
角陵初为五斗盗,崔浩继作千寻宫。
重黎不生大禹死,鬼魅杂出交蛇龙。
妄夸夺尽离娄明,虚喝弱却楼烦弓。
礼乐沉沦入九地,阴邪叫啸充虚空。
人寰黯淡如夜台,百物悽怆生芒锋。
虎狼四出食人肉,四溟不受黄流东。
岂无健士能排遏,末俗骨醉难为功。
我欲南游叫虞舜,一怒为我诛兜共。
阴阳草昧风气闭,苍梧日落天鸿濛。
代天去恶如拔薤,后剪枝叶先其宗。
洗心学《易》见太极,百怪冰释春流通。
道在不系后与前,日月东出开群蒙。
更须讲究铜驼事,结正当年河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