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0)
注释
湖目:莲子的异名。
木奴:这里指柑橘。
三吴:一般意义上的三吴是泛指江南吴地。
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翻译
莲子也是可以供人欣赏,种些柑橘自给自足维持生计。
如果要说江南美好的事情,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是最鲜美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静而富饶的湖光山色,诗人以"湖目"和"木奴"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湖目"可能指的是湖景宜人,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木奴"则借指种植的树木,暗示着丰富的物产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提到"三吴胜事",点出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美好传说,而"千里莼羹"更是以其美味闻名,成为江南特色之一。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卷,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苏轼以轻松的笔触,寓情于景,展现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一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

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0)

咏史·其二

夷门画策却秦兵,公子夺符出魏城。

上客功成心遂死,千秋万岁有侯赢。

(0)

薙发·其四

大定非关隐,魂清自可人。

而今应度者,不是宰官身。

(0)

疏影

芳心一掬。进墨魂栩栩,微逗清馥。

密雨惊秋,凉意生毫,萧疏淡扫新绿。

灵根似悟风沙苦,早默许、知音空谷。

看碧街、万点红飘,谁似此香贞独。

为有幽人胜赏,几曾睡梦里,忘了高躅。

试听声声,伏枕吟余,但祝双飞双宿。

团圞并结来生愿,更休唱、琵琶哀曲。

问甚时,抛却歌衫,同把玉镵轻斸。

(0)

瑶花.璚花观焚毁殆尽,仅佛楼三层,亦将倾圮矣。怆然赋之

群芳信史,烈女琼妃,冠无双名字。

尘飞骑影,忍一死、报了东风情意。

花应姓许,是天上、云班仙子。

想夜深、玉骨珊珊,雪样衣裳飘起。

几番禅观飘零,说旧日繁华,清梦如水。

香魂去也,更莫问、人在迷楼醒未?

三层佛阁,奈劫火、而今重记。

比土花祠冷无人,一倍伤心词里。

(0)

摸鱼儿.漳河吊铜雀台

问斜阳、雀台何处,东风吹老人世。

漳河一带伤心色,绿遍往时烟水。

歌舞地,只寂寂、荒堆蔓草依稀是。

裙腰扇底,已过了春深,鸦来凤去,旧梦醒难记。

垂杨柳,西北枝枝旖旎,新眉曾妒宫妓。

分香莫问当年恨,云幌乱尘飘起。

多少事,君不见、英雄儿女都如此。

凄凉故址,剩片瓦遗留,供人凭吊,古砚洗寒翠。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