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鲍琮之吉安教授》
《送鲍琮之吉安教授》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别因君忆旧乡,郡城南面好徜徉。

青山秀落屏风里,粉堞高环学舍傍。

佳句欲成仍对酒,春衣初试更焚香。

老亲林下知相见,华发应添别后霜。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鲍琮之吉安教授》描绘了送别友人鲍琮前往吉安教授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深情与怀旧,表达了诗人对鲍琮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送别因君忆旧乡”,直接点出送别的主题,朋友的离去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接着,“郡城南面好徜徉”描绘了郡城南部的美好景色,暗示鲍琮将去往一个宜人的地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鲍琮的祝愿。

颔联“青山秀落屏风里,粉堞高环学舍傍”运用比喻,将青山比作秀美的屏风,粉墙围绕的学舍则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氛围,展现了鲍琮新任之地的宁静与文化气息。

颈联“佳句欲成仍对酒,春衣初试更焚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场景,诗人想象鲍琮在新环境中创作佳句,以酒助兴,焚香增添雅致,体现了对友人文采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期待。

尾联“老亲林下知相见,华发应添别后霜”表达了诗人对家中老亲的挂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离别后鲍琮的头发可能会如霜般增添白发,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故乡的怀念。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退朝即事

紫殿阴阴荫薜萝,小窗无事客频过。

绿槐夹道蝉声集,碧藓沿阶鸟迹多。

待诏金门须倚马,退朝紫禁共鸣珂。

丹心一片期忠孝,争奈高堂远别何。

(0)

赠友

凤凰麒麟不世出,往者空闻今见之。

乃知神物别有种,天生才隽超明时。

君当妙年好丰采,毛骨自是千金姿。

方驾曹刘宜独步,抗辞扬马复先谁。

逸气棱棱久无敌,射策金门真破的。

试将一剑决浮云,巳觉万人皆辟易。

白简晨惊玉笋班,青鸾夜上金銮直。

阁外亲收进讲书,榻前醉草平蛮檄。

紫塞无尘四海清,承恩衣绣许趋庭。

遥瞻日月辞龙衮,笑拨烟霞上鹤翎。

长林花开啼早莺,金龟解换双玉瓶。

春风如此不一醉,壮怀磊落何由平。

(0)

长亭怨慢.联句寄怀易实甫并示由甫

更谁识、天涯芳树。处处青痕,都无情绪。

绿遍江南,故人偏怅碧波阻。

玉箫瘦损,试吹出、相思句。

还趁好风来,隐隐答、佩声琴谱。凝伫。

记红镫苔馆,曾共几回听雨。

瑶华梦远,况惆怅、相逢无据。

便有梦、烟水都迷,将一箭、春韶轻去。

问此际、联床清话,宿酲醒否。

(0)

敔山双林庵

金镫敛微光,欹枕睡方熟。

梦游仙女台,风涛满云谷。

手指苍精龙,身骑雪色鹿。

烟开石壁青,袖拂松梢绿。

仙姬杳无踪,钟晓回梦速。

(0)

童景纯来·其二

欹枕雨声歇,竹间闻鸟鸣。

病惟愁是伴,闲与懒相成。

堕地惊兹日,终天负所生。

一杯鱼菽祭,悲感泪纵横。

(0)

观吴子行别仇山村诗作绝句吊之

吹箫人去竹房空,海内犹怜学术工。

最是西泠桥畔路,淡烟疏柳夕阳中。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