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全文
明 / 沈守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廓落方无绪,谁家送笛来。

乍惊云影破,渐觉杵声哀。

八月荒蒲柳,三年困草莱。

寒螀与急纬,同入管中催。

(0)
鉴赏

这首《秋夜闻笛》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描绘了秋夜中笛声带来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深邃意境。

首句“廓落方无绪,谁家送笛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仿佛在广袤无垠的空间里,突然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笛声,引人遐想,却不知其源头。笛声如同一道细流,穿透了寂静的夜晚,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接着,“乍惊云影破,渐觉杵声哀”,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笛声与周围环境的微妙互动。笛声乍起,打破了夜空中云彩的宁静,仿佛是云层被轻轻撕裂,露出了背后的星空。随后,诗人又感受到一种哀伤的情绪,这或许是因为笛声中蕴含的情感,或是对某种失去或离别的哀叹,使得周围的环境也似乎带上了哀愁的色彩。

“八月荒蒲柳,三年困草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漫长。八月的时节,本应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是荒芜与衰败的象征。蒲柳,作为易枯萎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三年困草莱”则暗示了长时间的困顿与挣扎,将个人的遭遇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寒螀与急纬,同入管中催”,寒螀(即寒蝉)与急纬(指织机上的梭子)都被笛声所吸引,仿佛它们也在参与这场音乐的盛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笛声的感染力之强,能够跨越物种界限,触动所有生命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情感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笛声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不仅连接了不同的景物与情感,也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映照的媒介,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时间、孤独与共情的深层思考。

作者介绍

沈守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0)

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裴回。

(0)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0)

临终诗

一夜小床前,灯花雨中结。

我欲照浮生,一笑浮生灭。

(0)

牡丹·其一

百宝阑干护晓寒,沈香亭畔若为看。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0)

浣溪沙五月既望,骤雨初霁,同人出钱塘门,放棹湖心,暮烟四敛,清蟾浴波,光景奇绝,午夜复抵三潭,携酒飞泳亭上,荷盖舞风,绿云千顷,调冰雪藕,吟赏竟夕,不止翠羽明珠之感也,以云破月来花弄影为韵得七解

飞雨才过洗曲尘。湖天如黛点鱼云。

残阳一抹远山昏。

雾縠笼花人似玉,风丝织簟浪生纹。

晚凉时节易销魂。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