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屏绕浪环铺,莫把金焦作对呼。
绝境谁窥全体现,小亭人号媚川图。
市声非远尘难到,塔影虽双屿只孤。
大似橘洲浮不去,岳根元插赤沙湖。
千峰屏绕浪环铺,莫把金焦作对呼。
绝境谁窥全体现,小亭人号媚川图。
市声非远尘难到,塔影虽双屿只孤。
大似橘洲浮不去,岳根元插赤沙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江心寺景象。诗人以“千峰屏绕浪环铺”开篇,巧妙地将山峦与波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壮观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莫把金焦作对呼”,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江心寺的独特与非凡,暗示其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名胜。
“绝境谁窥全体现,小亭人号媚川图。”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江心寺的神秘与独特,仿佛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或心境下才能领略其全貌,而小亭则成为了观赏这一美景的最佳位置,仿佛是为这绝美之景特设的一幅画卷。
“市声非远尘难到,塔影虽双屿只孤。”这两句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江心寺的宁静,以及寺内塔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突出了江心寺的独立与超脱。即使外界的尘世喧嚣近在咫尺,也无法触及这里的宁静;而塔影虽在双屿之上,却显得孤独而坚定,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最后,“大似橘洲浮不去,岳根元插赤沙湖。”这两句以橘洲和赤沙湖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江心寺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岛屿,既稳固又飘逸,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却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暗示了江心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如同深深扎根于赤沙湖底的山岳,历经沧桑而不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心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泥洹那竭国,阿耨王舍城。
宝界极四照,瑟居悬三明。
何年丈六身,图画来汉京。
竺僧荼毗日,金骨灰佛成。
居士豫章人,家续南宗灯。
六尘忘有相,十喻归空名。
一室似招提,雨积花林平。
遥峰矗窗牖,鸣溜飞阶庭。
茂植祇园树,驯鸽栖不惊。
理亦讲解析,念能禅寂澄。
知幻非所幻,有生自无生。
君其戒净土,毋忘弇州情。
青阳布芳陌,朱明届炎陬。
仙城久标胜,旧苑开灵洲。
丰泽溢嘉荣,百卉纷以柔。
菡萏耀金塘,紫薇间朱榴。
清川带蒲藻,凫雁唼喋浮。
游鱼乐渊深,鸣鸟依林幽。
昔闻川上叹,今悟沧浪讴。
君子务玄赏,于焉事遨游。
温颜重延接,列坐亲绸缪。
见眷良已勤,越分非所由。
仰瞻九曜石,俯睇琅玕丘。
懿彼凤与凰,翩翩不可留。
何由附高翼,鉴辉翔九州。
来仪亮有期,千秋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