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二,唯思念佛无馀事。
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二,唯思念佛无馀事。
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高僧道镜(善导)的《修西方十劝》之第二首,是一首佛教修行的指导性质诗歌。全诗意在劝诫弟子们心无旁骛,只致力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劝君二,唯思念佛无馀事。"
这句中的“劝君二”即是再次劝告之意,“唯思念佛”表明唯一的心思就是念佛,没有其他杂念。这里的“佛”指的是阿弥陀佛,即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这句话强调修行者应该一心向佛,不应有任何旁骛之事。
"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澄心”即是清净的心,“决定愿西方”则表明决心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句中的“临终”指的是人生最后的时刻,“自见如来至”则是说到了生命的尽头,修行者能够亲眼见到阿弥陀佛降临迎接。这里的“如来”也是指阿弥陀佛,即佛教中所说的得道者的尊称。
整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于念佛求生的坚定信仰,以及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渴望与期盼。通过这种形式,诗人希望能够激励和引导修行者们专心致志地修持净土宗门下的念佛法门,以达到超脱苦海、获得真实安稳之目的。
大石逆波波骤惊,惊波扑石石能鸣。
锐石剑锋平石砥,矗石壁立圆石罂。
陂陀石作斜下坂,脊露石如高建瓴。
波来那论容与否,一气激宕无休停。
前波方逆后波退,后波又拥前波行。
高波直越矮波过,立波乃压横波生。
夺罅疾如箭脱筈,散溜纷若檐悬绳。
冲突迅具奔马势,洄涡圆转旋螺形。
银涛密溅飞雨射,赭岸怒走晴雷轰。
初疑九天落欬唾,齐迸十万珠玑莹。
又疑千年不化雪,飓风回舞来沧溟。
铁驽不退组练白,冰花倒喷鱼龙腥。
自我入山即傍海,斜阳万里波涛晴。
去时曾立矶头望,岛屿遥接帆樯轻。
回时才入湖海底,喧豗即异前番听。
此夕正当月之望,圆灵如镜东南明。
再向矶头立缥缈,耳目眩乱身疑倾。
我想子丑开辟会,山脚尚有山尖横。
自从洪水尽归海,澒洞乃与峰峦平。
名山岂甘没波底,头角各欲分峥嵘。
天吴海若不相下,故以搏击成纷争。
金波潋滟那得渡,几回惆怅移鼍更。
仙人空说钓龙去,水底时有龙吟声。
《钓龙矶》【清·吴重憙】大石逆波波骤惊,惊波扑石石能鸣。锐石剑锋平石砥,矗石壁立圆石罂。陂陀石作斜下坂,脊露石如高建瓴。波来那论容与否,一气激宕无休停。前波方逆后波退,后波又拥前波行。高波直越矮波过,立波乃压横波生。夺罅疾如箭脱筈,散溜纷若檐悬绳。冲突迅具奔马势,洄涡圆转旋螺形。银涛密溅飞雨射,赭岸怒走晴雷轰。初疑九天落欬唾,齐迸十万珠玑莹。又疑千年不化雪,飓风回舞来沧溟。铁驽不退组练白,冰花倒喷鱼龙腥。自我入山即傍海,斜阳万里波涛晴。去时曾立矶头望,岛屿遥接帆樯轻。回时才入湖海底,喧豗即异前番听。此夕正当月之望,圆灵如镜东南明。再向矶头立缥缈,耳目眩乱身疑倾。我想子丑开辟会,山脚尚有山尖横。自从洪水尽归海,澒洞乃与峰峦平。名山岂甘没波底,头角各欲分峥嵘。天吴海若不相下,故以搏击成纷争。金波潋滟那得渡,几回惆怅移鼍更。仙人空说钓龙去,水底时有龙吟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NAbin8S5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