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深切感悟。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情景,牛屋作为居所,渔矶则是水边的石头,而“晚将身世托春风”则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身世、命运能够托付给和煦的春风,这里蕴含着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
"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 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自怜的情感,“荒原拾穗”给人以无尽的寂寞之感,而“谁怜我”则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小队寻花屡屈公”中,虽然有小队同行,但寻找着花草之间的美好,也许是在寻觅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 这两句诗人以“耄有须眉如盖老”来形容自己的苍老,而“衰无歌诵美文翁”则表达了自己虽然年华已逝,但仍然对文学抱有深厚的热爱与追求。
"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这两句诗人通过“明时各遂飞潜性”来描绘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本性而活跃,而“去矣鞭鸾碧落中”则像是对自己的一种劝勉,似乎在告诫自己要像鸟儿一般地飞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蓝天。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个人命运与文学追求的深刻思考。
新历自披展,故交谁与欢。
颜容羞把镜,菘韭强登盘。
袖手笼东老,侵肌料峭寒。
大钧方播物,吾道岂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