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石气午难开,路古人稀半是苔。
铃语声声行不得,乱山寒雨马驮煤。
林梢石气午难开,路古人稀半是苔。
铃语声声行不得,乱山寒雨马驮煤。
这首清代毛澄的《山行》描绘了一幅深秋山间行旅的画面。首句“林梢石气午难开”写出了午后的山中,阳光透过稠密的树梢和石头缝隙,显得格外艰难穿透,营造出一种阴郁沉闷的氛围。次句“路古人稀半是苔”进一步描绘了人迹罕至的山路,长满了青苔,显示出山径的荒凉与偏僻。
后两句“铃语声声行不得,乱山寒雨马驮煤”则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旅途的艰辛。铃声断断续续,暗示着马车在湿滑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而“乱山寒雨”则加重了环境的恶劣,连马匹都驮着沉重的煤炭,显示出行人或旅者的劳苦和困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艰难与寂寞,寓情于景,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生时句句有玄机,语我因医偶造微。
霞屿已题新窆石,羊城还著旧深衣。
曼卿见说乘骡去,丁令尝闻化鹤归。
葱岭相逢提履者,宋云恐被后人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