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孝叔游玉泉》
《同孝叔游玉泉》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石磴松阴一化城,泉源疑透古瑶京。

僧知到耳此根静,客来洗心诸虑清。

星记祥光重璧合,蓝田霁色暮烟生。

潺湲似识君将去,相送出山多别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xiàoshūyóuquán
sòng / zhāngbǎi

shídèngsōngyīnhuàchéngquányuántòuyáojīng

sēngzhīdàoěrgēnjìngláixīnzhūqīng

xīngxiángguāngzhònglántiányānshēng

chányuánshíjūnjiāngxiāngsòngchūshānduōbiéqíng

翻译
石头台阶下松树阴中有一座寺庙,泉水源头似乎穿透了古老的瑶池京城。
僧人知道这里宁静,能让来访者洗涤心灵,消除杂念。
星星映照下的祥瑞光芒如同双璧重合,傍晚的蓝田上空升起晴朗的色彩。
流水声仿佛知晓你要离去,它依依不舍地送你出山,充满了离别的深情。
注释
石磴:石头台阶。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处。
化城:佛教术语,指修行者的居所。
瑶京:古代神话中的仙都,这里指仙境。
僧知:僧人知道。
此根静:内心的平静。
客来:来访的客人。
诸虑清:各种忧虑得以清除。
星记:星光照耀。
祥光:吉祥的光芒。
重璧合:像两块璧玉重叠在一起。
霁色:雨后天晴的景色。
潺湲:流水声。
君将去:你即将离去。
出山:离开山中。
别情: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石、松阴、泉源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寄托。诗中不仅有鲜明的意象,而且蕴含着深远的哲理。

"石磴松阴一化城"一句,以山石与松树构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通过“一化”二字传达了自然景物融合为一体的意境。"泉源疑透古瑶京"则让人联想到那清澈见底、宛如古迹的泉水,这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更有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僧知到耳此根静,客来洗心诸虑清"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宁静世界的向往。诗中“僧”与“客”的出现,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星记祥光重璧合,蓝田霁色暮烟生"一句,则是对夜晚星空和大地间祥瑞气氛的描绘。"星记"中的“记”字意味着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深刻记忆,而"蓝田霁色"则是对夜幕降临后大自然中光影变化的细腻捕捉。

最后,"潺湲似识君将去,相送出山多别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去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潺湲"形容溪水声响,而“似识”则透露出一种预感和理解,"相送出山"则是对那即将到来的分别场景的描绘,充满了无尽的情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恭奉皇太后幸圆明园西直门外作

庆典行云过,节辰又届临。

爰因回御苑,惟是奉欢心。

谷圃堆黄满,菜畦芃绿深。

石衢来往惯,所见罕如今。

(0)

唐寅金萱图

石渠富有六如画,此画偏宜献圣慈。

一朵迎风疑相舞,正当春永寿萱时。

(0)

再题舆地图叠前韵

敢云扩宇蒇前猷,偃伯从兹罢?搜。

厄鲁马牛无一牧,筠冲屯堡并全收。

本朝文轨期同奉,昧谷寒暄重细求。

无外皇清王道坦,披图奕叶慎贻留。

(0)

孟秋万寿山即景杂咏四首·其三

缀景经营逮十年,楼台葺搆次将全。

大都一览粗疏过,却自冁然更恧然。

(0)

玉河泛舟遂至玉泉山静明园得诗四首·其三

稻田吐穗露华浓,町上豆秧绿更䒠。

无隙地还无不美,真教额手庆良农。

(0)

环碧楼

危昂石笋矗崚嶒,迥得云楼倚曲陵。

万碧丛中行不尽,到来骋望更栏凭。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