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恩荣堂为乡同年王秉铨赋》
《恩荣堂为乡同年王秉铨赋》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古风

君家有高堂,扁以恩荣名。

此恩何从来,来自神尧廷。

闾阎父母仁,煦煦禽犊并。

趋庭与和丸,惟兹育宁馨。

王氏严慈贤,子遂能学成。

颙颙栋梁具,奇奇麟凤祯。

登庸列鹓班,补衮怀衷诚。

推恩有常典,锦轴双龙明。

云霞灿纶音,雨露临萱庭。

凤冠照霞帔,白发光辉增。

虽无瑶池伴,膝下儿孙盈。

春风入衰颜,潋滟浮金觥。

灵椿苦不待,焚黄贲幽扃。

峨峨双石羊,草木忻忻荣。

存殁虽异途,九原尚英灵。

恩波到冥录,含笑在朱陵。

向来玉玺书,珍贮常兢兢。

千载斯堂中,烂焕朱亟横。

当昼忽腾雾,入夜恒衡星。

何人百尺楼,屼屼徒峥嵘。

我有寸草心,岂不云怦怦。

天高日遄迈,如君今未能。

濡毫为君赋,不觉中热蒸。

至愿谅不孤,犬马难为情。

共君矢天日,欲图报微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为乡同年王秉铨所建之“恩荣堂”而作的赋诗。诗中描绘了王秉铨家族的荣耀与恩泽,从家庭的温馨和睦,到其个人的学识成就,再到官场的显赫地位,以及家族的繁盛与和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栋梁”、“麟凤”、“鹓班”、“衮”等,形象地展现了王氏家族的辉煌与荣耀。

诗的开头提到“君家有高堂”,点明了“恩荣堂”的主题,随后通过“此恩何从来,来自神尧廷”表达了对王氏家族恩泽来源的追溯,暗示了其家族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接着,诗人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是父母的仁爱,还是子女的孝顺,都体现了家族的温馨与和睦。

进一步,诗中赞扬了王秉铨的学识与品德,称其为“栋梁”与“麟凤”,预示着他的杰出才能和高尚品质。同时,也提到了他步入官场后的成就,以及家族的繁荣昌盛。诗中还特别提到了“登庸列鹓班,补衮怀衷诚”,强调了王氏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王氏严慈贤,子遂能学成”等句,赞美了王氏家族的教育理念和成果。接着,诗人描绘了家族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家族成员在不同场合下的表现,如“凤冠照霞帔,白发光辉增”,生动地展现了家族的尊贵与荣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氏家族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家族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传承美德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对王氏家族的赞誉和祝福。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天柱峰

三十六峰藏好景,更于何处觅瀛洲?

(0)

宝剑匣中开似水,娥眉一笑塞云轻。

(0)

偈颂并序·其三十七

俭用贵图延日月,补衣还免到人间。

无心道者方如此,未得无心也大难。

(0)

烈士锋前少人陪,云雷击鼓剑轮开。

谁是大雄师子种,满身锋刃但出来。

(0)

年来二月二,别汝暂相弃。

爇灰散四林,勿占檀那地。

(0)

洋川·其二

自陪台旆到洋川,两载优游汉水边。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