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九华山》
《望九华山》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初行江南道,山水皆可爱。

忽见九华峰,瑰奇又堪怪。

去之百馀里,青翠若无类。

群山特微茫,屹起视其背。

初疑楚人剑,真能倚天外。

快意入浮云,耻令白日晦。

又如群游龙,垂胡饮江濑。

俯仰令人惊,顷刻千万态。

未知灊与霍,何能配嵩岱。

得无失其真,吾为古人悔。

山中多良田,泉源得灌溉。

颇思藏其间,将家事耕耒。

尘氛未决往,暂若观画绘。

日暮飞鸟还,临风久儓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望九华山》。诗中描绘了诗人初行江南时,对沿途山水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九华山的惊叹与赞美。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如“楚人剑”、“群游龙”,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与独特。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初见九华山时的感受:“初行江南道,山水皆可爱。忽见九华峰,瑰奇又堪怪。”诗人被九华山的美丽与奇异所吸引,不禁赞叹不已。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九华山的形态:“去之百馀里,青翠若无类。群山特微茫,屹起视其背。”远观九华山,青翠欲滴,与周围群山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突出。

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美九华山的雄伟与壮观:“初疑楚人剑,真能倚天外。快意入浮云,耻令白日晦。又如群游龙,垂胡饮江濑。”诗人将九华山比作楚人的宝剑,直插云霄,又比作群龙游弋于江边,形象地表现了九华山的高耸与灵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九华山的敬仰之情:“俯仰令人惊,顷刻千万态。未知灊与霍,何能配嵩岱。得无失其真,吾为古人悔。”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想要隐居在九华山中的愿望:“山中多良田,泉源得灌溉。颇思藏其间,将家事耕耒。”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其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幕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隐,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0)

初见嵩山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0)

和石学士直舍晨兴

高阁休残暝,层梁逼早暾。

芳风万年树,残月九重阍。

枕歇渊鱼梦,裘贪睡貉温。

星杓压城角,天汉落河源。

肃唱千庐寂,传闻万户喧。

烟浮紫藜观,春著翠梧园。

有客方岑寂,紬书滞讨论。

新年居右席,此地到西昆。

砚泻含毫滴,刀馀削柿痕。

谈高白马度,颂罢碧鸡翻。

幸接雌黄几,同欢清白樽。

不因窥丽句,谁刮翳瞳昏。

(0)

蝶恋花·其三春思

满地落红初过雨。绿树成阴,紫燕风前舞。

烟草低迷萦小路。昼长人静扃朱户。

沈水香销新剪苎。敧枕朦胧,花底闻莺语。

春梦又还随柳絮。等闲飞过东墙去。

(0)

濯泉亭

风浪江头正激湍,小亭溪上水平宽。

濯缨不做弹冠想,一曲沧浪钓雪寒。

(0)

田家·其一

稻熟田间笑老农,鼕鼕村鼓乐时丰。

新篘自酌花瓷碗,醉倒扶携夕照中。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