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开篇“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即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某座名山的渴望和对寺门松树的深刻记忆。"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则透露出诗人曾有攀登高楼远眺、亲历山峰之旅的经历,这里的“昨晚”与“前年”相比,更显得是一种时光流转中的回望。
第三句“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描绘了一个雨后或是黄昏时分的景象,云雾缭绕于山林之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树木之上,同时寺院里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末句“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不愿再次回到喧嚣的世界去。"东岸"常象征着隐逸之所,而"红尘"与"马踪"则是对尘世生活的一种比喻,诗人希望自己的足迹不再被这尘世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逃避现实世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