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huáidàolínyīnrényòngèrshàngrén
táng /

míngshānzhīyuǎnchángménsōng
zuówǎndēnglóujiànqiánniánguòxiàfēng

yúnjiǎoshùfēngwài西zhōng
gèngláidōngànhóngchénméizōng

翻译
知名高山知离此不远,常常回忆寺门前的松树。
昨晚登楼时再次望见,前年的夏日曾经过那山峰。
雨后云朵萦绕在树梢,微风中夕阳西下时钟声悠扬。
不必再到东岸来寻,繁华尘世已掩没了马蹄的痕迹。
注释
名山:知名的高山。
知不远:知道距离不远。
长忆:时常回忆。
寺门松:寺庙门前的松树。
昨晚:昨天晚上。
登楼:登上高楼。
见:看见。
前年:去年的前一年。
过夏峰:经过夏日的山峰。
雨馀:雨后。
云脚:低垂的云层边缘。
树:树木。
风外:微风吹拂之处。
日西钟:夕阳西下时的钟声。
莫更:不必再。
来东岸:来到东边的河岸。
红尘:繁华尘世,比喻世俗生活。
没马踪:掩没或覆盖了马行走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开篇“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即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某座名山的渴望和对寺门松树的深刻记忆。"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则透露出诗人曾有攀登高楼远眺、亲历山峰之旅的经历,这里的“昨晚”与“前年”相比,更显得是一种时光流转中的回望。

第三句“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描绘了一个雨后或是黄昏时分的景象,云雾缭绕于山林之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树木之上,同时寺院里的钟声从远处传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末句“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尘世纷扰,不愿再次回到喧嚣的世界去。"东岸"常象征着隐逸之所,而"红尘"与"马踪"则是对尘世生活的一种比喻,诗人希望自己的足迹不再被这尘世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逃避现实世界的愿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下郝长塘小憩示陈养晦

野水通田白,村山贴县青。

兵荒犹古道,暑暍且长亭。

稻地晴耕犊,瓜田昼扑萤。

吾诗不寂寞,细讽与君听。

(0)

百鹭图

苇折荷枯可奈何,西风吹影净婆娑。

微君作此超摇趣,一个江天也厌多。

(0)

次韵答邻友近况六首·其一

十百琅玕接屋山,麦花淡白菜花班。

村园富贵谁消得,更看溪南墨牡丹。

(0)

次韵答邻友近况六首·其五

三间瓦屋数弓园,旋学桑麻又一年。

村酒沾唇频得酒,山歌出口即成篇。

(0)

次石屏翁韵

走遍江湖早得名,归来哦句伺帏屏。

故人今雨时相过,好酒新春肯独醒。

未用阮生三语掾,但遵迂叟四言铭。

高明已悟闲居福,当见于门发旧馨。

(0)

赋王九山沧浪阁

千年孺子吟,谁会此时心。

方寸有泾渭,烟波无古今。

水禽知雨候,山气爱秋深。

不尽凭栏意,桡歌归故林。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