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
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
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
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
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
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
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妖桃、蛾眉、杨花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生动与活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妖桃气浓暖"一句,以“妖”字形容桃花,既表现其美丽夺目的特质,也透露了一丝诱惑的意味。"蛾眉困风光"则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女子的眉目之美,仿佛连风都被这份美所吸引。
"杨花扑罗帐"一句,让人联想到了春夜的温馨与静谧。杨花轻盈,如同细雨般落在窗外,或许是室内的罗帐上,营造出一种柔和、舒适的氛围。
"春梦自悠扬"则是一种对春天美好时光的享受和放松,春日里的一切都似乎让人沉醉于无尽的幻想之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春意盎然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悠长。
接着,"愁心如碧草"一句,将诗人的忧虑比作碧绿的青草,这种忧虑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增长。这种忧虑并非痛苦,而是某种淡淡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愁绪的珍视,即便是在春天结束、秋天来临之际,这些忧虑也不会轻易消散。这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情感的丰富。
汉武昔好道,燕齐方士来。
纵横献迂怪,信之无嫌猜。
遥临太一坛,高起通天台。
金枝殿上陈,芙蓉掌中开。
竹宫遥望拜,炯炯神光回。
流连王母宴,诡谲方朔谐。
昆仑九万里,瑶池安在哉。
幻妄竟何成,荒淫诚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