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爱竹知人忆故山,食贫过午尚悬箪。
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题为《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爱竹知人忆故山"一句,通过竹子寓言诗人的品格高洁,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食贫过午尚悬箪"则描绘了诗人即使生活清贫,午餐后仍保持简朴,悬挂着篮子等待食物的形象,展现出其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需求的低姿态。最后两句"长篇乞与小诗并,要似韩豪东野寒",诗人请求朋友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小诗,都能像韩愈、孟郊那样的豪放与质朴,传达出一种追求文学真挚情感的寒士情怀。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节俭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郎潜暇日多冥搜,夜深独上千尺楼。
天回海立月正湿,风起云涌山疑浮。
萦青缭白互变灭,浮岚飞雾寒飕飕。
潜虬栖鹘声磔磔,山鬼木客鸣呦呦。
城中痴儿方呓语,有梦不到千山幽。
遥岑寸碧目力远,欲溯汗漫凌风游。
高侯落笔万象泣,写出千古苍茫愁。
无声诗与有声画,一夕异事传南州。
玉琴在膝酒在手,欲写天籁无庄周。
凭谁为问华表鹤,城郭人民今是不。
坎坎乐蛙鼓,谁为歌折杨。
朅来散幽忧,因之弁之阳。
山云正可怡,涧碧尤可湘。
他年乞一壑,我欲筑草堂。
所不践斯言,宁不愧德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