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岂是饭牛者,浩叹空怀扣角悲。
说到漫漫长夜处,南山白石也攒眉。
斯人岂是饭牛者,浩叹空怀扣角悲。
说到漫漫长夜处,南山白石也攒眉。
这首诗《宁戚饭牛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宁戚饭牛故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斯人岂是饭牛者,浩叹空怀扣角悲”,以反问开篇,将宁戚这一历史人物置于现代情境中,强调宁戚并非寻常之辈,却只能发出空洞的叹息,扣角而悲,暗示了诗人自身虽怀有远大抱负,却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和悲哀。
次句“说到漫漫长夜处,南山白石也攒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宁戚所处的“漫漫长夜”象征着国家的黑暗时期,连自然界的山石都因忧愁而皱眉,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宁戚饭牛的故事,寄托了郑思肖对当时社会动荡、国家衰败的感慨,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洞引云归,云联嶂起,峰峰不断。
笑几番、苔滑扶筇,藤袅罥衣绝项,才舒望眼。
可惜孙登仙去早,便长啸、空山有谁管。
小亭畔,爱拂拂天风,衫袖吹满。崖阴更寻细款。
试唤起石公情更懒。
借圆坡憩影,危流濯足,胜讨莫嫌归晚。
历历峭帆吹不落,带一片、夕阳红影颤。
且留恋,待宵深、月明飞盏。
俊游邀俊侣,访旧隐、趁斜阳。
指石发栖烟,苔衣罥雨,萝带飘香。依然。
旧时乔木,剩归鸦几点话昏黄。
可惜歌残金缕,难招睡去红妆。徜徉。无语步回廊。
倚槛悄吟商。叹年华暗换,酒边花瘦,竹外云凉。
消得冶情如水,又玻璃、风起绉池塘。
一笑踏莎归晚,银蟾影满西窗。
爱酒能诗,记旧日,疏狂风调。
曾相识,星前掷果,紫衣年少。
匹马衫轻愁独往,双鸾镜掩虚同笑。
又谁衔,锦字帝城飞,三青鸟。凭寄语,归期杳。
刚又被,无情恼。奈玉容难驻,缁尘易老。
露叶如啼杨柳陌,霜华欲被芙蓉沼。
怅丹青,都是梦中看,今番觉。
画堂春暖日光晴。坐深庭。泛瑶觥。
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
虽是初逢如旧识,言不尽,话生平。
落花风度水云声。韵泠泠。特分明。
真个九皋、长唳近虚灵。
听到曲终人语静,霍然使,寸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