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此地足佳致,差不远市阛。
寿峰顾而喜,筑屋娱亲颜。
吴兴富台榭,往往携歌鬟。
公独抱书来,小舟破潺湲。
花澹水纹丽,鸟啼人意闲。
读易发妙蕴,不惟评马班。
著述五百卷,星芒照人寰。
天街几绣鞍,蹀躞趋豹关。
河来砥柱立,一老菰蒲湾。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我诵壁间文,徙倚藓石斑。
德人不可见,月白渔舟还。
天垂大溪碧,近树齐远山。
水气涵野色,缥缈亭数间。
维昔文节公,孤标凛群奸。
飘然两屐齿,云岩遍跻攀。
此地足佳致,差不远市阛。
寿峰顾而喜,筑屋娱亲颜。
吴兴富台榭,往往携歌鬟。
公独抱书来,小舟破潺湲。
花澹水纹丽,鸟啼人意闲。
读易发妙蕴,不惟评马班。
著述五百卷,星芒照人寰。
天街几绣鞍,蹀躞趋豹关。
河来砥柱立,一老菰蒲湾。
守斋领客游,秋风韵枯菅。
我诵壁间文,徙倚藓石斑。
德人不可见,月白渔舟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鉴之陪同友人守斋游览玉湖书院的场景。首句“天垂大溪碧”展现了天空倒映在碧绿的溪水上,环境清幽。接着,“近树齐远山”写出了山水相依的静谧画面。诗人回忆起文节公的风采,他独自登山,远离尘嚣,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玉湖书院景色优美,与繁华市区相近,但又保持着宁静。寿峰山的美景让人心生欢喜,文节公曾在此建屋以陪伴亲人。吴兴地区多有亭台楼榭,但文节公却选择乘小舟而来,享受自然与书籍的乐趣。此处花淡水清,鸟鸣声中透出闲适,读书时能领悟深刻道理,不仅评论经典,更有自己的著述传世。
诗人感叹文节公虽身处简朴之地,其精神如同砥柱,影响深远。秋风中,他们一同游览,感受着书院的韵味。最后,诗人诵读壁上的文章,沉浸在斑驳的苔藓和石阶上,表达对高尚品德的敬仰,而当夜幕降临,明月照亮渔舟,更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联想,赞美了玉湖书院的风雅与文人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