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江滟滟连邕管,千厓赭碧清霜满。
竹鸡格格啼榕林,脩蛇毒雾愁浸淫。
鸟言卉服绣项渠,荒茅丛箐山头居。
时平莫负?簩弩,夜雨丛祠赛铜鼓。
昭江滟滟连邕管,千厓赭碧清霜满。
竹鸡格格啼榕林,脩蛇毒雾愁浸淫。
鸟言卉服绣项渠,荒茅丛箐山头居。
时平莫负?簩弩,夜雨丛祠赛铜鼓。
这首《右江谣》描绘了右江流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动的民间气息。
首句“昭江滟滟连邕管”,以“昭江”与“邕管”相连,展现了一幅江水蜿蜒、连接远方的画面,昭示着地域的广阔与连通。接着“千厓赭碧清霜满”,描绘了山峦层叠、色彩斑斓的景象,同时“清霜满”三字,不仅点出了季节的变换,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竹鸡格格啼榕林”,通过竹鸡的啼鸣声,生动地展现了森林的生机与活力。“脩蛇毒雾愁浸淫”,则以修长的蛇与浓雾交织的场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潜在的危险,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充满想象的画面。
“鸟言卉服绣项渠,荒茅丛箐山头居”,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通过“鸟言卉服”描绘了当地居民独特的语言与服饰,展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绣项渠”一词,形象地表现了人们装饰的精美与生活的情趣。“荒茅丛箐山头居”则揭示了这些居民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时平莫负?簩弩,夜雨丛祠赛铜鼓”,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珍惜与期待,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传承。其中“?簩弩”可能是指某种传统的狩猎工具或仪式,而“夜雨丛祠赛铜鼓”则描绘了夜晚雨中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铜鼓是壮族等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象征着团结与力量。
整体而言,《右江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右江流域独特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历史风貌,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兹山曾姓孙,公来复为邵。
茅宇亦人群,远心豁茜峭。
危坐二十年,阴阳恣翻校。
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劳。
衣冠等韦编,从敝得灵造。
忽于消息门,顿出混蒙窍。
既了图南心,乃与公和笑。
始信玄驹穴,饶有日月照。
未来已成昨,万古空相吊。
弄丸任真行,击壤从俗调。
我来揽遗迹,沉冥想观妙。
万有亦何思,乾坤本不耀。
耳目尽系表,若为论太少。
羲皇不离人,无言日相诏。
幸谢执戟疲,可展床头好。
吾亦爱吾窝,归与偶玄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