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郿坞》
《郿坞》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0)
注释
衣中甲厚:身穿铠甲,防护严密。
行何惧:前行无惧,无所畏惧。
坞里金多:坚固的堡垒里储存着丰富的财富。
退足凭:有足够的退路和依靠。
毕竟英雄:终究谁能被称为英雄。
脐脂自照:比喻英雄内在的光辉,无需外在的照明。
不须灯:不需要借助外在的灯火。
翻译
穿着厚厚的铠甲,前行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仓库里黄金堆积,足以保障退路充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名为《郿坞》。从这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豪放与自信。

“衣中甲厚行何惧”,表达了作者即使内心有着坚固的防备,也无需害怕外界的一切,因为内在的力量足以抵御一切外来之物。这里的“衣中甲”可以比喻为内心的坚韧与自我保护的能力。

“坞里金多退足凭”,则是说即便有着丰富的资财,作者也能保持谦和,不被外在的诱惑所动摇。这里的“坞里金”象征着物质上的富足,而“退足凭”则表达了作者对待这种富足态度。

“毕竟英雄谁得似”,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于自己英雄气概的自信,认为世上难寻如他般的英雄人物。这里的“毕竟”强调了一种最终、根本的判断,“英雄谁得似”则是对个人英雄形象的肯定。

最后一句“脐脂自照不须灯”,通过比喻来表达作者内心光明,像脐中油脂自然发出的光芒,不需要外界的照亮。这里的“脐脂自照”象征着内在的智慧与光辉,而“不须灯”则强调了这种光明来自于自身,不依赖于外部条件。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苏轼旺盛的个性、坚定的自信以及超然物外的心态,是一篇充满豪情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其一

奚囊万水又千山,策马高吟入九关。

献赋友朋膺泰侣,论交风骨晋、唐间。

云开遥指鹏腾翮,雾散先教豹见斑。

我有「窥园留草」稿,读君佳句拟除删。

(0)

人参·其四

益及人人性最仁,不同人苋仅名人。

柔茎定续蒸黎命,大补能回天地春。

此草味甘原异俗,其根年久更通神。

三桠五叶须详考,劳汝岐黄作外臣。

(0)

拟十索曲·其三

清爱荷叶香,凉喜藕丝片。

因泛莲渚舟,欲障蓉花面。

明月一手擎,从郎索团扇。

(0)

即事·其四

生聚谁不喜,生离谁不忧。

宜知离与聚,亦各有其由。

守株终无益,而令岁月偷。

何如越乡国,负笈事远游。

亲师并取友,三益须兼收。

子果能循此,我亦弗多求。

远游必有方,古人善为谋。

家书频相寄,鱼雁莫勾留。

(0)

即事·其一

鸟雀暮归树,牛羊暮归村。

游子方驻马,阿母正倚门。

斗然见儿面,喜极泪沾巾。

谓得汝病信,忧集忘饔飧。

旅处纵云顺,怀乡犹苦辛。

况乃值坎壈,郁郁倍伤身。

鸿信既濡滞,鲤书复沈沦。

望汝如望岁,从朝望至昏。

(0)

桃花扇传奇题词·其六

媚香楼畔草萋萋,树自成阴鸟自啼。

一曲江南十斛泪,桥人重到画桥西。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