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
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死,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
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死,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这首诗是李白的《相和歌辞·上留田》,它描绘了一幅战争废墟与生命悲凉的画面,表达了对战争后果深刻反思的情感。诗中的“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等句子,不仅形象地展示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更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悲怆。
诗中通过“春草不复生”来强调生命的断绝,"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则是对这片刻骨铭心之地的感慨。这里的“白杨声”,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哀伤和死亡。
而“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昔之弟死兄不葬”的句子,则是对战乱中生命尊严被践踏的控诉。"蓬科马鬣今已平"一句,通过对比曾经的繁盛与现在的荒凉,更凸显了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
“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死,百兽惊”等句子,则是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一种生灵共感之情,通过动物的反应来反映战争带来的恐惧与混乱。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表达了战乱中生灵无法逃脱悲凉命运的无奈。"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则是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造成的深重创伤的描写。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通过树木来比喻人与人的关系和命运,表达了战乱中亲情的断裂和生活的破碎。
最后,“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则是对自然界中事物本能的反思,以及人类在战争中的无助感。"孤竹延陵,讓國揚名"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英雄事迹的缅怀。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果的描绘,展现了李白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生命尊严、战争灾难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