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少年》
《忆少年》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词  词牌: 忆少年

一钩斜月,一声新雁,一庭秋露。

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

燕子已辞秋社去,剩香泥,旧时帘户。

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一钩斜月"象征着夜晚的孤独和寂静,"一声新雁"则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离别的情绪。"一庭秋露"渲染了秋夜的清凉和寂静,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接着,诗人通过"黄花初放了,小金铃无数",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的场景,金黄色的花朵与秋夜的月色相映成趣,但"小金铃"的意象又暗含了时光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意味。"燕子已辞秋社去"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的转换,燕子南飞,预示着秋天的结束。

"剩香泥,旧时帘户"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旧日的痕迹仍然存在,但人事已非,令人感慨。最后,"重阳将近也,又满城风雨"点明了时间的流逝,重阳节将至,风雨交加,似乎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体来看,朱彝尊的《忆少年》借助秋夜的自然景物,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题马当山鲁望亭四首·其四陆鲁望

笠泽道人高古,文章白发萧条。

欲问勒铭遗墨,应书水府鲛绡。

(0)

酌别世弼

王郎婚友平生期,学问文章过吾党。

一见悬知白璧奇,三年未负青云赏。

苏秦六印自多金,陶朱再相宜藏镪。

贫贱相知乃为贵,功名所在何须枉。

邺王城下倒清樽,子云书中羃蛛网。

樽前惜别语万千,门外催发人三两。

自从相见开青眼,无处会面如天上。

倾壶倒榼驻车马,岂但呼灯照罂瓬。

平生相从忘岁月,手足割裂诚迷惘。

譬如旁人看疥癞,未易能去肤发痒。

但愿自思恩爱閒,勿以眼前剧愁想。

(0)

胡逸老吴生画屏赞

两虎戏搏文章露,千林号风雷欲雨。

慎勿私斗伤爪距,豺狼野子即当路。

(0)

次韵惜范生

范侯躯干小,实有四海心。

稍臞疑内热,不怒见勇沉。

沽玉市无价,汲泉井方深。

得失有毫末,明年斧可寻。

(0)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其四

朱家埙篪好兄弟,陋巷六经葵苋秋。

我卜荆州三亩宅,读田家书从之游。

(0)

再和答为之

林君维闽英,数面成瓜葛。

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疏粝。

读书饱工夫,论事极精核。

奋身君子场,勇若怒未泄。

穷年栖旅巢,由命非由拙。

王良驱八骏,方驾度九折。

学堂疏雨馀,石砌长苔发。

弟子肥如瓠,先生瘦惟骨。

北门一都会,尘埃人卒卒。

高盖如秋荷,势利相奔谒。

惟君尚寂寞,来观草玄笔。

斯文未易陈,正当高阁束。

金马事陆沈,市门逐乾没。

未须相贤愚,聊自嘲迂阔。

忆昨戏赠诗,群辱报明月。

极知推挽意,我车君欲辖。

屠龙真强言,奔马不及舌。

赐书盈五车,直舍方二墨。

意会便欣然,馀事过窗日。

尚恐素餐钱,诸生在城阙。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