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和凝的《临江仙(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通过描绘春夜江景与女子的婉约姿态,展现了一个恬静而又不失艳丽的意境。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濛。" 开篇两句,以“海棠”比喻春色已深,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小楼之中笼罩着一层薄雾,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
"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蘋风。" 翡翠的鬓角从精致的绣帘中露出,这里描写的是女子的装饰和气质,通过“麝烟”、“鸾佩”等词汇,传达出一种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调。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 这两句则是对女子珠宝饰物和容貌的细致描绘。“碾玉钗”、“雪肌”等词汇都传递出一种精致与柔美,同时“将融”二字更增添了一种生动感。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女子远眺江水的情景,以及对越王台上蓼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意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细腻生动的形象以及悠扬的韵味,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夜图景。
姚侯不学苏季子,佩取六印誇闾里。
又不斩取楼兰王,立功万里还故乡。
两俱茫茫空白首,车轮马迹环四方。
忽焉投劾赋陶令,亦复近市师韩康。
结发少来遭物役,不在功名在刀笔。
不如一觉获安眠,收拾散亡归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