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稙秀才归盱眙》
《送李稙秀才归盱眙》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浊流尽处见淮山,水作清罗拥髻鬟。

顿觉山川无与并,固知人物亦相关。

妙年肯作小坡客,瓢饮来同陋巷颜。

不为莼鲈起乡思,重亲方在白云间。

(0)
鉴赏

此诗《送李稙秀才归盱眙》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对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情。

首句“浊流尽处见淮山”,以“浊流”与“淮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归途,回归熟悉的山水之间。次句“水作清罗拥髻鬟”,以水波比喻友人的发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赋予自然之景以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期待与祝福。

“顿觉山川无与并,固知人物亦相关”两句,诗人由景及人,抒发了对山川人物之间深厚情感的感慨。山川之美与人物之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接下来,“妙年肯作小坡客,瓢饮来同陋巷颜”两句,通过引用古人典故,赞美友人年轻有为,愿意像苏东坡那样,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与诗人一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不为莼鲈起乡思,重亲方在白云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能与亲人团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即使友人离去,心中的思念与牵挂依旧如同白云般悠远而深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蕴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蔷薇下

独酌蔷薇下,花阴乱午风。

有时残露滴,刚著酒杯中。

(0)

送周主簿任南城

连山抱如环,过水萦城脚。

军州自古置,小邑旧附郭。

烝黎恋门阀,不厌土地薄。

神泉粗可酿,出境配灵药。

门无催租吏,家有斸地钁。

市女面无脂,野老巾不著。

囹圄寂生蓬,谯门可罗雀。

谬当封藩图,一变百病作。

黑夜骑屋山,白昼面相缚。

窃虞钻泥鲇,化作掉尾鳄。

观君饶道气,秋汉横一鹗。

老夫频搔首,仰面望寥廓。

(0)

舟中阅送行卷次韵

海上东风送早潮,孤舟回首故乡遥。

江村雨候瞻山色,客路春痕看柳条。

未有文章裨衮职,拟将涓滴助天瓢。

逢人又喜闻新事,近日君王视午朝。

(0)

和彭性仁杂兴三首·其三

小巷闲门似隐居,曾劳长者驻高车。

清风每至元非约,旧雨仍来亦未疏。

广厦万间真欠缺,起楼无地已多馀。

长安尽有潭潭府,只贮笙歌不贮书。

(0)

谢希大虎皮

风檐短札墨澌开,多谢皋比撤送来。

食肉我非投笔相,寝皮君有控弦材。

毫端拟画真难类,座上闻谈只谩猜。

却笑病余还恋阙,车茵稳称不须裁。

(0)

题蒙泉岳先生葡萄

刘郎未撤轮台戍,使者年年向西去。

宛国传将马乳来,汉宫始识葡萄树。

茂陵石马秋风寒,玄香冷落黄金盘。

后来尚食不到此,当时价抵千琅玕。

镇夷城头初罢鼓,谪仙挥毫气如虎。

一番风味眼底生,万斛骊珠手中吐。

铁面长髯谁比伦,慷慨便作凉州春。

兔起鹘落总天趣,日观之徒空逼真。

愿子珍藏无草草,谪仙已逐秋花老。

临池不觉三叹嗟,前辈风流到今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