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已收正月半。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
灯火已收正月半。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雪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首句“灯火已收正月半”设定了时间背景,是上元节过后不久,社会上的喜庆气氛已经结束,而自然界却进入了一种静谧与孤寂。
接着,“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表现了夜晚东风带来的寒意,似乎预示着某种变化或是不稳定。紧跟着“怪得美人贪睡暖”则是对室内温暖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感慨。
“飞瑛积玉千林变”中,“飞瑛积玉”形容雪花纷飞,宛如琼瑶玉石,极尽精美之能事。这里的“千林变”则可能指的是树木被厚重的雪覆盖,呈现出一种奇异而又壮丽的景象。
“道是柳绵春尚浅”一句,通过提及柳絮,暗示春意还未完全展开,而春天即将到来的氛围给人以期待和希望。然而,“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则是在说,即便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原本应该静美的梅花也因为雪而变得零乱不堪。
最后两句“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诗人在茫茫雪景中感到视线被限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更加珍惜那些能够留住温暖和记忆的东西,即便是简单的行装,也变得弥足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室内外温度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不乏对生活细节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意象和情感深度的抒情之作。
闻道浮邱伯,淹留葛令车。
坡仙遗石后,秦尉筑坛馀。
未辟朱明洞,先寻水竹居。
古松犹驻鹤,丹井已生鱼。
晋代空玄理,流尘暗翠舆。
铜驼委荆棘,铁骑满郊墟。
游岳偕禽庆,全身拟大疏。
云霄双舄远,芝术一丘锄。
勾漏应难觅,桑田尚未淤。
不逢天上使,难辨石间书。
太史持龙节,南方建隼旟。
临关占气色,入幕引冠裾。
净土参禅寂,真宫听步虚。
城隅经草创,胜事借吹嘘。
眺览通冥浸,风谣变里闾。
台阶归有日,吟望正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