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仙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仙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这首诗《桐花》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株高大的桐树,以及与之相关的仙僧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株青玉立”,以“青玉”形容桐树的翠绿挺拔,仿佛一尊矗立的玉石,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桐树的形态之美。接着,“千叶绿云委”进一步渲染了桐树繁茂的景象,将叶子比作飘落的绿云,既展现了叶子的数量之多,又赋予了动态美,仿佛绿云在空中轻盈地飘散。
“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两句,不仅描述了桐树的高度,更传达了其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五丈余的身高,已经相当高大,但“高意犹未已”则暗示了桐树还有着更高的追求,这种精神象征着不断向上、永不止步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仙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两句引入了仙僧的形象,这位仙僧年近百岁,却依然保持清净之心,不为世事所累,体现了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与桐树的高大与追求相呼应,仙僧的形象也象征着生命的长久与精神的永恒。
最后,“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揭示了桐树的来历,原来它是由仙僧亲手种植的一颗青桐子长成。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对生命起源和成长过程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桐树及其与仙僧故事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命之长、精神之高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